首页 > 教育

川崎无差别杀人事件(第一次更新)

作者: 来源:wbtt 2019-05-30 05:36:33

​​大家好,相信很多人都已经从社交媒体上得知了这个消息。鉴于一些关于事件的关键信息已经浮出水面,所以今天我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起案件的真实情况。 所有信息都来自于2019年5月29日下午18:00之前的日本媒体披露,所以...

​​大家好,相信很多人都已经从社交媒体上得知了这个消息。鉴于一些关于事件的关键信息已经浮出水面,所以今天我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起案件的真实情况。


所有信息都来自于2019年5月29日下午18:00之前的日本媒体披露,所以并不排除在这个时间之后,还会出现更多案件细节的可能性。


而更重要的是,这起在5月28日日本川崎市发生的案件,竟然与5月27日南昌红谷滩的女性被杀事件,在作案手段上有着非常之多的相似之处。尽管眼下这个时间可以说是相当敏感的,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写一点东西出来。



5月28日早晨7点45分,在神奈川县川崎市的登户车站附近,正在等着上校车的多名小学生,以及在车站附近匆匆忙忙赶着去上班的人们,突然遭到了一位男子的持刀砍杀。


这名男子名叫岩崎隆一,51岁,住在离此地仅有几公里远的川崎市麻生区。据媒体报道,岩崎自幼父母离异,他被寄养在大伯家中。尽管大伯家里也有一子一女,但无论是大伯还是自己的爷爷,都对岩崎隆一区别对待:把他锁在家里禁止外出、随意打骂等等。


上学之后,岩崎隆一也是被同学们敬而远之的对象之一。之后他的经历目前不详,但是据报道,自多年之前岩崎隆一已经失业在家,只有每天深夜他才会外出。


在5月28日清早7点不到,岩崎隆一换上了一整套全黑的衣服,背上书包之后,沿着铁道线一直步行走到了登户车站。他的这一行动,表明了他其实早已在心中计划好了作案地点。


书包中装有4把柳刃菜刀,都是岩崎在不久之前一起购买的,刃长28cm。



邻居看到他这么早起,感觉到很奇怪:他在这里住了30多年,还是第二次在清早看到岩崎隆一。邻居跟他问早上好,而岩崎隆一此时表现得没有一丝异常,也是平静地回答道“早上好”。


在来到现场附近时, 岩崎隆一找到了一处便利店的停车场,将两把菜刀从书包中拿了出来,把剩下的两把菜刀用衣服裹好,装进书包,并且把包留在了停车场里。之后,他便走向了在不远处路口,整齐地排着队的小学生们。



这些小学生所属学校,是大约1.5公里外的 Caritas 小学。Caritas学园是一个天主教背景的私立教育集团,旗下有幼儿园、小学、初中、女子高中等等教育设施,以及天主教教堂等等。学生每天在登户车站前等校车,之后由校车送至1.5公里外的封闭式校园里。而岩崎选择此地动手,必然是已经彻底观察好了这所学校的通学模式后,选择了这个人流密集、学生们毫无防备的时刻,才实施了自己的计划。


岩崎首先袭击的,是恰好送孩子上学,等候在队伍最末尾的一位学生家长,日本外交部的一位职员,39岁的小山智史。


据当时在现场的目击者回忆,凶手岩崎双手各持一把菜刀,从背后接近了小山,用菜刀从背后刺伤小山四次,伤口分别位于颈部动脉、心肺部和腰部。小山当场倒地,失血过多死亡。


由于岩崎在砍杀时没有发出尖叫和喊声,在场的人们当时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即使是排在小山先生前面的学生们,此刻也没有人注意到发生了什么。


岩崎随后扑向了另一位前来送孩子上学的40岁女性,将这名女性砍成重伤。之后,他开始对那些正在专心排队,背对着他的孩子们动手。11岁的栗林华子不幸被杀身亡。


当时学校派来的一位老师正站在队伍的最前方,帮助孩子们上车。因为他也是背对着凶手,所以根本没有察觉到异变的发生。而校车的驾驶员,此时从后视镜里已经看到了车外的情况,于是他冲到前门外,对着凶手岩崎大喊:“你在干什么!”


岩崎见状直接站住,将手中的菜刀对准自己的脖子抹了下去。尽管此时已经有很多人围了上来,想要阻止凶手,登户站前派出所的警察也很快赶到了现场,但岩崎还是在送往医院之后失血过多死亡。


关于事件的计划和动机,他始终没有留下过任何信息。



在媒体分析这起案件的发生原因时,有一种说法是:凶手岩崎的姐姐(大伯的女儿)的孩子,就是从 Caritas 小学毕业的,所以他对姐姐甚至是大伯家的憎恨,就这样被转移到了 Caritas 学校的学生们身上。但这种说法尚未得到证实。


另一种更客观的看法是,这是一起由凶手岩崎隆一精心策划,并且残忍地付诸了实施的“无差别杀人”事件。他的目标是那些比他过得更幸福的人们眼中,“最宝贵的事物”。而选择了 Caritas 小学的学生们作案,原因是该私立小学的家长们身份地位都较高,而且离自己家又很近,所以岩崎隆一的极其扭曲的“憎恨感”,便不幸地降临在了孩子们身上。


我在这里就不联系南昌红谷滩的女性被杀事件了,但是相信很多读者,是可以从这起事件到目前为止所显露出的线索,看出两起事件之间的联系的。



下面我就来谈谈岩崎隆一的扭曲的“憎恨感”。


在无差别杀人事件中,这些凶手们往往会表达出自己憎恨社会,尤其是憎恨社会中的“某一群体”的态度。例如富人、富人的孩子、长得好看、打扮入时的女孩、有高收入的年轻人等等。这种“憎恨感”,其实并不是由于凶手被这些人群所伤害过,而是他在看到这些人群的时候,经常会错误地把自己的不幸、失败、懊悔,与这些人群进行对比,得出了一个“凭什么你们比我幸福”的错误结论。


根据日本针对“无差别杀人”事件的分析,形成这样的凶手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长期心理欲求不满

2. 习惯怪罪他人

3. 寻求“鱼死网破”

4. 突然的外部刺激

5. 心理上被社会所孤立

6. 容易搞到凶器

而在岩崎隆一这起案件中,尽管到目前为止,并不是所有因素都已经明朗化,但也有很多因素已经可以搞清了。


在这起案件中,暴露出的另一个问题是“扩大自杀”:尽管凶手本人想要自杀,但是他却选择了在自杀前,伤害、杀害尽量多的人。而这种情况其实自古以来就存在于极端的恶性事件之中。中文俗话里的所谓“死也要拉个垫背的”,就是出自于这种极端而扭曲的想法。


尽管这起事件是一场令人痛心的悲剧,但是在面对歹徒的屠刀时,一位小学女生的行为,还是充满了闪光点。


当警察和学校警卫得知了这起惨剧的发生时,立刻赶到了现场。此时在巴士站前,大量被砍伤的小学生们都坐在血泊中,很多孩子放声大哭。



当救援人员找到了一位蜷缩在车站前,脖子上被砍出了1cm深的伤口的女孩子的时候,她身上的校服都已经被血浸透了。然而,她却对给她进行紧急包扎的警察说:


“叔叔,先去救别人吧,有好多同学比我还严重呢。都是被那个大人刺伤的。”


孩子们都像天使一样,他们心中对于善恶是非的判断,比那名已经51岁的凶手,要清晰得多。


有了新消息我会继续更新的。今天的内容就到此为止。


微博: 李淼李三水

B站: 李淼李三水

知乎: 李淼

公众号: 李淼


欢迎你的关注。



​​​​

上一篇 下一篇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