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宇鹏,环境执法队伍里的“铁榔头”
【个人事迹】 施宇鹏,1992年2月生,2015年参加环境执法工作,现为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环境监察大队执法人员。在2018年大练兵活动中,施宇鹏获表现突出个人荣誉。 做为一位“90后”执法人员,胸怀环保情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
【个人事迹】
施宇鹏,1992年2月生,2015年参加环境执法工作,现为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环境监察大队执法人员。在2018年大练兵活动中,施宇鹏获表现突出个人荣誉。
做为一位“90后”执法人员,胸怀环保情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奋学习,扎实执法,铁面执法,被誉为执法队伍的“铁榔头”。
施宇鹏在执法中“认死理”,突出“实”字。在2018年4月的一次饮用水源地巡查中,为精准发现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存在的问题,他沿着江边徒步走完全长6公里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区,3次陷入江边泥沼中,泥沙没至大腿。
在二级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发现正在江面施工的福平铁路项目部外有少量溢散的矿物油,为查找源头,施宇鹏不顾疲劳爬上60米高的施工点,发现该项目部在施工中未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滴洒漏问题,并依法对该项目部开展调查取证。
施宇鹏在执法中“钻牛角尖”,坚守“准”字。做为一位入职不超过4年的执法队员,工作中积极主动用好法学理论与执法实践的结合,用好踏实工作与钻牛角尖的精神,不找源头不罢休,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精准取证、精细用法。
在一起群众投诉商业体低频噪声扰民的信访办理中,反复进入投诉点查找源头,联合监测站研究检测方案。经过多次进入主裙楼结合部,最终查找到噪声源,困扰群众的低频噪声在精准的定位下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在参加“清水蓝天行动”“利剑行动”“双百行动”和“中央环保督查活动等专项行动,施宇鹏查办多起案件,被《福州晚报》“最美护蓝人”专栏报道。
在排放口采集水样
施宇鹏在执法中被称为榔头,强调一个“铁”字。在2018年国家组织的“京津冀2+26强化督查行动”中,他两次参与,均取得好成绩。在为期15天的督查中,他查处多起环境违法行为,并数次被生态环境部作为典型案例予以通报,被评选为“每周一星”。2018年2月4日,《人民日报》随访记者对他进行了个人专题报道,并刊文《“拼命三郎”施宇鹏(督查-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