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民众不能接受的,是教育局一而再、再而三地撒谎
记得小时候有一回尿炕了,半夜惊醒,觉得很丢人,想着怎样才能躲过这一劫。看着母亲熟睡着,心里一着急,就有了个主意:我悄悄地躺到她的另一边,不停地用屁股拱她,想把她挪到尿炕的那一块,以为这样她就会以为是她尿的了。结果是...
记得小时候有一回尿炕了,半夜惊醒,觉得很丢人,想着怎样才能躲过这一劫。看着母亲熟睡着,心里一着急,就有了个主意:我悄悄地躺到她的另一边,不停地用屁股拱她,想把她挪到尿炕的那一块,以为这样她就会以为是她尿的了。结果是,第二天母亲把我的尿炕的事和采取的行动告诉了别人。我费劲八五地忙了半个晚上,不但没骗过母亲,还让所有的人都知道我尿炕了,那个尴尬,真是无底洞可钻。
现在细究我当初这么做,是因为我预测到这泡尿可能会招致嘲弄、取笑、责备等等难堪的事,为了避免预测事件的发生,就“先发制人”地来了这么一出,好实现自我保护,这跟撒谎一样,是一种心理防伪的方式。
作为一个孩子,知道廉耻,撒个这样的谎是可以原谅的,当然我母亲也真的没有责备我,只是她觉得可笑,把这事儿当笑话告诉别人了。从那以后,我晚上睡觉,时时保持警觉,再没尿过炕。长大后,我由此总结出的一条人生经验:不能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很真实,尤其是作为一个成人,除了当别人看到你脸色难看、问你怎么了、回答你没事这样的不含恶意的谎言之外,能不撒谎的时候,尽量不撒谎,否则就有很多麻烦。比如作为一个政•府职能部门的深圳市教•育•局,最近就撒了这样一个很麻烦的弥天大谎。
面对民众关于高•考•移•民的质疑,教•育•局急急忙忙给出一个“富•源学校所有学生的报考资料都合规”的结论来。也许跟孩子尿炕一样是情急之下别无选择,也许是觉得这种方式能耗最低,总之用的是一个-撒谎的方式来处理的。结果是民众不买账:明明疑点重重有问题,你非要告诉大家没问题,还信誓旦旦地搞个官宣,想以此来掩盖事实真相。教•育•局没想到,现在的民众跟以前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逻辑,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核查手段。
一石激起千层浪,要求重查的民意如海浪一般,滚滚而来。这下才麻烦了,市政•府发现,因为撒了一个谎,而需要一百个谎言来圆,只好出面,责令教•育•局重新核查。又查出“富•源学校有32个高•考•移•民”的结果来。谎言终归是谎言,经不住人推敲和琢磨。再一次执行核查的单位,是管理学籍的教•育•局职能单位,本来是难逃问责的,你让他自查,很难保证他们不会为了掩盖自己的失职而再一次选择撒谎,就跟一场比赛,裁判是和某个运动员同属一方就很难保证能公平一样的道理。事实上也是,结果仍然没给出其他学校有没有类似的情况?第一次核查“全部合格”的结果到底是谁给出的?有没有惩罚措施……撒一次谎,可以,当真相败露时,你如果跟尿炕的孩子一样,感到尴尬,难堪,狼狈了,可以原谅你,请改正。现在汹涌而来的民意是,作为一个职能部门,不但没有一个孩子的觉悟,知道自己尴尬,难堪,狼狈,而是选择了一而再,再而三地撒谎。所以,事端仍然未平复。
现在民众要求彻查全部考生档案,要求查办撒谎的相关人员和单位,要求公布相关真相……在这种情况下,深圳市政•府至少要给民众交代一下:到底第一次是撒谎还是第二次是撒谎,因为这毕竟不是小孩子尿炕那么简单的事。然后认真地去做第一次结论前就应该做的事,才不会再次动用民警,网警、甚至特警等等的国家机器,去执行捂人嘴巴、掐人喉咙等这些令人很愤怒的公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