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育种史
博物君按:研究进化生物学的博主#wjyscau ,今天为我们梳理了蝴蝶兰复杂的培育历史,并展示了他丰富的图片收藏:包括各种蝴蝶兰属植物和各种表情包。撰文/#wjyscau两百多年前当第一株蝴蝶兰在岛屿上被修道士偶然发现时...
博物君按:研究进化生物学的博主#wjyscau ,今天为我们梳理了蝴蝶兰复杂的培育历史,并展示了他丰富的图片收藏:包括各种蝴蝶兰属植物和各种表情包。
撰文/#wjyscau
两百多年前
当第一株蝴蝶兰
在岛屿上被修道士偶然发现时
他无法想象
眼前的这个小可爱
居然能够在两个世纪后
变成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花卉之一
蝴蝶兰属野生物种数的量不到80种
但其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上登记的园艺品种数目
截止本文撰写时
已超过35,000种
数量完美的碾压了其他的类群
虽然杂交历史和培育方式格外复杂
但至少
我们可以从园艺蝴蝶兰身上找到
那些野生祖辈的影子
蝴蝶的翅膀
既然是蝴蝶兰
那么“蝴蝶的翅膀”自然不可缺少
作为属的模式种
宽阔的花瓣
使人更能联想到
“蝴蝶的翅膀”
首先来说一说蝴蝶兰属中最受关注的明星类群
蝴蝶兰组(section Phalaenopsis)
作为本属的绝对天团
欧皇附体
虽然只有不到10个种
但是单独拎谁出来
都是能打的货色
最早于菲律宾海岛上发现
并被引入欧洲的蝴蝶兰
是白花蝴蝶兰
和
蝴蝶兰
白花蝴蝶兰Phal. amabilis,蝴蝶兰组模式种
蝴蝶兰,与白花蝴蝶兰的不同之处在于附属物的形状
他们在园艺市场上高位出道
给当时园艺界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奠定了蝴蝶兰最早的基调
“宽阔的侧瓣”指的是
宽度大约为萼片两倍的花瓣
宽瓣与非宽瓣的区别
除以上俩白色家伙外
还有菲律宾蝴蝶兰
桑德蝴蝶兰
西雷利蝴蝶兰
以及斯塔基蝴蝶兰
蝴蝶兰组中宽瓣的其他成员
市场上最常见的大橙大紫的蝴蝶兰
就继承了他们的血脉
兰展常用造景的蝴蝶兰,大多数都是宽瓣的类型
这几个 “蝴蝶兰组”的先驱者
开启了蝴蝶兰属缤纷的育种历史
蝴蝶的触角
既然以上的成员
被我们称为蝴蝶兰属的C位天团
怎么可能仅除了“宽瓣”的特点
就没有其他受人宠爱的特性了呢?
身为蝴蝶
怎么能没有触角!
所以另一个显着的特征
就是蝴蝶兰唇瓣前端两个胡须状的突起
也称为“分裂片”
白花蝴蝶兰的“触角”
只有
蝴蝶兰
白花蝴蝶兰
以及桑德蝴蝶兰
有这样修长的“触角”
图:桑德蝴蝶兰的“触角”
而天团里的其他家伙
例如
菲律宾蝴蝶兰
与斯塔基蝴蝶兰
“触角”就介于“胖”与”微胖“之间
菲律宾蝴蝶兰的“触角”,“微胖”于其他的白花系成员
斯塔基蝴蝶兰的“触角”
所以只要看到纤细的胡须
那么就至少包含有白花蝴蝶兰
蝴蝶兰或者桑德蝴蝶兰的血液了
白色:最初的色彩
蝴蝶兰的育种历史
是由蝴蝶兰和白花蝴蝶兰开启的
白色系自然就成了蝴蝶兰园艺史上
最早的色彩
好比酒吧里的鸡尾酒
基酒打底
添加各式各样果汁或汽水
就变成了不同风味的鸡尾酒
《Bartender》
作为“调酒师”的园艺育种者们
最擅长使用的“基酒”
就是带白色花的蝴蝶兰
以及白花蝴蝶兰了
虽然菲律宾蝴蝶兰也是白色的花
但由于发现较晚
数量也较稀少
故较少作为白色系育种的亲本
菲律宾蝴蝶兰Phal. philippinensis
白色系的蝴蝶兰非常适合大雅之堂
例如星级酒店
商场或展厅
能够衬出一种
典雅而高贵的气息
酒店装饰效果一流
红唇,少女粉与骚气紫
当然
看多了素雅的白色
为什么不进行一些小改动呢?
于是大家盯上了
小兰屿蝴蝶兰
小兰屿蝴蝶兰Phal. equestris
小兰屿蝴蝶兰
有很多名号
比如骑士蝴蝶兰
意指其唇瓣的形状
与骑士团的徽章相似
其突变的个体则更为明显
小兰屿蝴蝶兰三唇突变体,拉丁名equestris原意是骑士“Reiter”
圣地亚哥骑士团的标志
它另外两个别名
姬蝴蝶兰和桃红蝴蝶兰
来源于其唇瓣独特的红色
于是育种家们
开始尝试将小兰屿蝴蝶兰的唇色引入育种
创造了各种带有红色唇瓣的个体
当时的当家花旦Phal. xintermedia
实际上也就是
白花蝴蝶兰和小兰屿蝴蝶兰的野外杂交种
对于Phal. xintermedia来说
宽阔的侧瓣瘦了下来
唇瓣也抹上了口红
前端还稍微保留着短小的触角
是不是很萌呢?
Phal. x intermedia
培育出了红唇的蝴蝶兰
园艺“调酒师”们兴致大增
何不尝试一些大红大紫?
当下国内园艺市场中
大红大紫的蝴蝶兰占据了主要地位
但紫红色系并非一开始就那么火
红唇之后
园艺大佬们开始注意到了蝴蝶兰天团中
另外两个粉嘟嘟的家伙
桑德氏蝴蝶兰和西雷利蝴蝶兰
虽同属天团成员
但他们在当时园艺界的声望还略逊色于白色系的大哥哥们
桑德蝴蝶兰(Wikimedia commons)
西雷利蝴蝶兰(Travaldo)
除了有着宽阔的花瓣外
他们还有着先天的优势:
自带粉色
有了素材
法国的园艺大咖们自然就安耐不住了
把这两个粉嘟嘟的家伙一杂交
结果出乎的好
得到的粉色更加细密和均匀
于是法国人拍拍手
将其取名为“大孔代” Phal. Grand conde
“大孔代”是路易二世的外号
是法国着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与第一元帅蒂雷纳子爵
并称法国17世纪最优秀的两位军事天才
路易二世-德-波旁
取了那么威武的名字
大孔代顺势掀起了一股粉色风暴
席卷了当时欧洲的园艺市场
成为最受欢迎的杂交亲本
蝴蝶兰组的成员风头正劲时,
其他的蝴蝶兰也开始躁动了
其中物种数量最丰富的一类
是裂唇蝴蝶兰组section Polychilos
这一类蝴蝶兰
不具宽阔的花瓣
花朵上有着多变的斑纹
唇瓣上的结构也更为精密
大多数具浓烈的花香
版纳蝴蝶兰Phal. mannii
好的吧
听说你们需要更热烈的色彩
我们裂唇蝴蝶兰也有很红很骚气的成员啊
为啥不把我们也加入豪华大套餐里呢?
于是
其中的荧光蝴蝶兰
以及路德曼蝴蝶兰
被选入了提供“红色染料”的亲本
荧光蝴蝶兰Phal. violacea
路德曼蝴蝶兰Phal. lueddemanniana
这两者培育的后代
展现出来的紫红色十分迷人
这次的园艺大佬们
干脆也不想取什么法国大将军之类的复杂名字了
直接就叫做Phal. Luedde - Violacea
将他作为亲本
杂交回白花系的蝴蝶兰成员
也获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
Phal. Luedde - violacea
谈到红色
还需要提及另一个重要的野生种
十多年前被并入蝴蝶兰的五唇兰
五唇兰Phal. pulcherrima
五唇兰也被称为朵丽兰Doritis
即并入蝴蝶兰前的属名
而Doritis是希腊神话中爱神阿芙洛狄蒂的昵称
那么爱神在罗马神话中就是
人人熟悉的维纳斯啦
这位“红色的维纳斯”小姐
也就默默地变成了
引入红色到蝴蝶兰育种的重要一员
线纹
在获得了不同的色彩后
园艺学家们又开始不安分了
在花瓣和花萼上引入条纹
是不是也很酷呢?
动手吧
线纹类型获奖个体,摄于2017年翁源兰展
最初的线纹杂交类型
有着一个可爱的称呼
“糖果条纹”
因为线纹的感觉
和西方圣诞节必备的拐杖糖太相似
拐杖糖
线纹开山鼻祖的亲本
就要数林登蝴蝶兰了
少有的天生自带斑纹的个体
也被誉为最难养的蝴蝶兰之一
林登蝴蝶兰 Phal. lindinii
虽然不太好种
但引入他们基因的杂交后代好种就行了嘛
于是林登蝴蝶兰作为最早期的线纹亲本闯入了蝴蝶兰园艺史
在蝴蝶兰组闪闪发光的时刻
裂唇蝴蝶兰组支持者们冒出来了
我们也有线纹呀!
为什么不用我们!
裂唇蝴蝶兰组
能够提供线纹的成员
褐斑蝴蝶兰当属绝对代表
褐斑蝴蝶兰 Phal. fuscata(Steve Feairheller)
以及爪哇蝴蝶兰
爪哇蝴蝶兰 Phal. javanica(www.roellke-orchideen.de)
其实呢
不是大家不想用你们
虽然你俩也具有线纹的特性但杂交子代
很容易继承花上的斑块
因此自然就受到园艺大佬们的嫌弃啦
黄色
说到黄色的花
裂唇蝴蝶兰组的小家伙们就要挺起胸膛了
于是裂唇蝴蝶兰组的版纳蝴蝶兰
作为最早的黄花杂交亲本被引入了育种中
版纳蝴蝶兰为何被选择呢? 因为他多啊!
野外分布广泛种群庞大
单花序开放时间长种植难度近乎 0 星..
版纳蝴蝶兰强壮的植株,兰花典雅的形象荡然无存
版纳蝴蝶兰和白花系的明星种 Phal. Doris 进行杂交不断驯化
得到了 Phal. Golden Louis
改版后的 Golden Louis(wiki)
除黄色以外
版纳蝴蝶兰也带来了一些惊喜的特征
比如说单一花序上的爆炸花数..
有多爆炸呢?
版纳蝴蝶兰野外开花植株(www.phals.net,Kyle wong)
但是版纳蝴蝶兰也有些 “缺点”
例如
狭窄的花瓣 随机出现的斑纹
比较严重的情况还有可能.. 与黑幕布融为一体..
此外
先前在线纹亲本争夺战中失利的褐斑蝴蝶兰在这次黄色亲本争夺战中反败为胜
褐斑蝴蝶兰作为主角 和他的兄弟贝壳蝴蝶兰以及横纹蝴蝶兰
能够给他们的后代带去清亮的黄色成为了早期黄色花系育种的主力
横纹蝴蝶兰 Phal. fasciata
但这三者有一个小瑕疵
他们育种子代的花被边缘
多少都会出现轻微的后翻
对强迫症患者来说
真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
褐斑蝴蝶兰反曲的花被
不过还是有解决办法的毕竟育种嘛
自然而然
找一个花被平坦的老实花.. 稍微杂交一下
不就行了嘛
于是
园艺大佬们引入了安汶蝴蝶兰
最终得到了平平整整展开的瓣型
所以
现在市面上能够见到的黄花系
大多都会带有以上几种裂唇蝴蝶兰成员的血脉了
安汶蝴蝶兰 Phal. amboinensis
斑点
在黄花系的培育中
育种家们花了不少的精力
才把裂唇蝴蝶兰组天生自带斑纹的特性慢慢的去除
但有时候看到这些斑点的时候也觉得很可爱不是?
斑块类型的蝴蝶兰(David Lafarge)
于是
就惊现了另一波骚操作
只引入斑纹!
引入斑纹最常用的亲本也还是上文提到的
安汶蝴蝶兰、横纹蝴蝶兰
以及他们的兄弟
象耳蝴蝶兰与路德曼蝴蝶兰
将他们引入园艺的育种
就得到了更多的斑纹成员
斑纹的分布一定程度取决于种植的环境
所以自己种出的蝴蝶兰会开出什么样的花
也只有开花的那一刻才会知道
这也算是一种小小的趣味吧
---------------分割线---------------
如同酒吧里的调酒师们除了调制美酒外
也为络绎不绝的客人们排解烦恼这些园艺家们
在培育千奇百怪的蝴蝶兰品种时也为人们忙碌的生活提供着惊喜
有一些美丽被遗落在自然之间,但总会碰到有人把他拾起的时候,感谢那些辛勤的科研工作者与园艺工作者们。
参考资料
1) Christenson E A. Phalaenopsis: a monograph[M]. Portland: Timber Press, 2001.
2) https://www.rhs.org.uk/
(责任编辑:张辰亮 刘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