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新建10所学校15所公办幼儿园
4月21日,2019年大连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2019年大连新建学校10所公办幼儿园15所。 新开办公办幼儿园15所 推进学前教育普惠规范发展。继续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大力扩增公办普惠性幼儿园数量,新开办...
4月21日,2019年大连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2019年大连新建学校10所公办幼儿园15所。
新开办公办幼儿园15所
推进学前教育普惠规范发展。继续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大力扩增公办普惠性幼儿园数量,新开办公办幼儿园15所,再认定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增加公办普惠学位6000个。各地要实施公办幼儿园扩增工程,编制幼儿园布局规划,制定方案,积极扩增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开展专项治理,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使用。加大市本级财政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农村公办幼儿园运行经费补助标准,改善农村学前教育办园条件。
新建义务教育学校10所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启动编制大连市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出台并落实《大连市市内五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17-2035)》,加快推进城市配套学校规划建设,新建义务教育学校10所,确保实现累计消除75%“大班额”目标任务。出台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划分工作指导意见。鼓励多种模式开展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探索,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性。深入推进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继续开展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示范学校和示范区创评。落实中小学生减负30条和中小学学业质量标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按照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开展教学,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和考试次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择校问题治理,落实择校动态监测制度,年内监测点校择校率在原有基础上降低50%,纳入政府教育督导考核。公办民办中小学起始年级全部实行“阳光编班”。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到2020年,基本补齐两类学校短板。
力争2019年再增加优质高中3-4所
扩增特色优质高中资源。继续创建省级、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力争2019年再增加优质高中3-4所,使我市就读优质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例达到55%。各地区要严格执行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确保学费足额返还学校。推进区域高中协调共同发展,持续开展优质高中帮扶公办一般高中和民办高中活动,促进全市高中协调共同发展。
保证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体育活动
推进“一校一品”向“一校多品”发展,广泛开展校园体育竞赛,切实保证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改进体育教学,做到“教会”“勤练”“常赛”,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大力发展校园足球,深入推进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改革试验工作和校园足球对口帮扶工作。推进中小学生近视综合防控,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 实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通过典型示范、项目推进,积极稳妥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制度改革,加强改革条件保障和宣传引导,推进改革任务落实。执行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分级分类开展好新课程全员培训。实践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组织形式、校本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监控和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指导普通高中学校开展选课走班教学,强化学生发展指导,健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深化中考招生制度改革,解决好“学区房”“择校热”等难点问题。
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辛敏娟
4月21日,2019年大连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2019年大连新建学校10所公办幼儿园15所。
推进学前教育普惠规范发展。继续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大力扩增公办普惠性幼儿园数量,新开办公办幼儿园15所,再认定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增加公办普惠学位6000个。各地要实施公办幼儿园扩增工程,编制幼儿园布局规划,制定方案,积极扩增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开展专项治理,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使用。加大市本级财政投入力度,逐步提高农村公办幼儿园运行经费补助标准,改善农村学前教育办园条件。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启动编制大连市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出台并落实《大连市市内五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17-2035)》,加快推进城市配套学校规划建设,新建义务教育学校10所,确保实现累计消除75%“大班额”目标任务。出台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学区划分工作指导意见。鼓励多种模式开展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探索,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性。深入推进学校管理标准化建设,继续开展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示范学校和示范区创评。落实中小学生减负30条和中小学学业质量标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按照课程方案、课程标准开展教学,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和考试次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择校问题治理,落实择校动态监测制度,年内监测点校择校率在原有基础上降低50%,纳入政府教育督导考核。公办民办中小学起始年级全部实行“阳光编班”。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到2020年,基本补齐两类学校短板。
扩增特色优质高中资源。继续创建省级、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力争2019年再增加优质高中3-4所,使我市就读优质普通高中在校生比例达到55%。各地区要严格执行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确保学费足额返还学校。推进区域高中协调共同发展,持续开展优质高中帮扶公办一般高中和民办高中活动,促进全市高中协调共同发展。
推进“一校一品”向“一校多品”发展,广泛开展校园体育竞赛,切实保证学生每天至少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改进体育教学,做到“教会”“勤练”“常赛”,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大力发展校园足球,深入推进全国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改革试验工作和校园足球对口帮扶工作。推进中小学生近视综合防控,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 实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通过典型示范、项目推进,积极稳妥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制度改革,加强改革条件保障和宣传引导,推进改革任务落实。执行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分级分类开展好新课程全员培训。实践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教学组织形式、校本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监控和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指导普通高中学校开展选课走班教学,强化学生发展指导,健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深化中考招生制度改革,解决好“学区房”“择校热”等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