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卖录音带发家,坐拥两家上市公司,身家达三百多亿
一代互联网巨头马化腾能取得成功,从时代背景上看,其身处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阵地深圳,似乎能从每个人身上感受到敢试敢闯、不言放弃的闯劲和拼劲。而每个人的创业动力,与这种时代浪潮和深圳“拓荒牛”精神的感召是密不可分的...
一代互联网巨头马化腾能取得成功,从时代背景上看,其身处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阵地深圳,似乎能从每个人身上感受到敢试敢闯、不言放弃的闯劲和拼劲。而每个人的创业动力,与这种时代浪潮和深圳“拓荒牛”精神的感召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改革开放,国家鼓励创业的环境下,诞生的富豪也不在少数,其中就包括建立理文造纸工业王国的李运强。
众所周知,在港交所上市的造纸版块中,出了个中国第一位女首富张茵。其实,与张茵家族相比,李运强家族控股经营的“理文造纸”,才是真正的“纯种”港资企业。在2018年香港富豪排行榜,李运强以5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0多亿)名列第15位。
成功从不是一蹴而就
李运强,原名李强,1942年出生,祖籍海南博鳌。和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富豪一样,他的家境并不优渥。自幼就随亲人到香港,可以说其是地地道道香港长大的企业家。在他的成长经历中,当过学徒,后随着亲戚学做生意,自主创业,到上世纪70年代就成为了百万富豪。
让李运强颇受影响的是他的三叔公。那时三叔公主要从事一些小生意,而李运强走进社会后就跟着三叔公,当时的月薪也就250元。虽然数额不大,但因为李运强的省吃俭用,几年下来李运强也有了一笔不小的积蓄。
有了创业的资金加上自己这几年积累的经验,李运强想着自己可否走出创业这一步呢。说干就干的李运强,揣着创业资本就踏上了潮汕之路。当时的潮汕地区,号称中国音像生产基地,录音带的市场巨大,于是自起炉灶的李运强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生产录像带。也因为如此,李运强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70年代末,有了原始资本的李运强有恰逢内地实行对外开放。于是他一把抓住机会来到广东这块风水宝地,利用内地低廉的人工,发展手袋、纸品、录相带、录音机等产业,而这也是他能够有今日财富地位的原因所在。而李运强旗下的“理文造纸”也于1994年创办,当初这一间小型纸业公司,如今已发展为全球具领导地位的箱板原纸及纸浆生产商之一。
如今,李运强旗下的理文造纸、理文化工两家造纸公司都已上市,市值加起来已有300多亿港元。对于自己事业成功,李运强则觉得,最重要的是勤快,要刻苦耐劳,循规蹈矩,没有其他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