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矿拟被列为淘汰类产业 比特币或再迎动荡
摘要:将比特币挖矿列为淘汰类产业的决定,短期内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不过比特币究竟未来会何去何从尚不好说,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观察。本报见习记者刘昭报道4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
摘要:将比特币挖矿列为淘汰类产业的决定,短期内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不过比特币究竟未来会何去何从尚不好说,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观察。
本报见习记者 刘昭报道
4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拟将“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列为淘汰类产业。淘汰类主要是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此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为2019年4月8日至2019年5月7日,届时若此征求意见稿获通过,可以说这对比特币产业来说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比特币交易管控乏力
对于国家拟淘汰比特币等挖矿活动的决定,有些人难以理解,认为比特币不就是虚拟货币吗?和普通货币一样地流通,甚至更加方便,没看到有什么不良影响,为什么要禁止挖矿?
众所周知,近年来比特币产业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比特币的产业链是一个市场化的运行机制,从中本聪建立了比特币的运行架构开始,就形成了一种以区块链为核心,以技术节点为记录的价值货币。比特币之所以有价值,在于它对于数据的获取和节点的记录。你可以将任何数据与数据流的形式存储于链上,并不能抹去。起到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的作用,是一种非常好的货币媒介和商品交易的媒介。”财经评论员司徒正襟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不过在司徒正襟看来,一方面,比特币的确是一种非常好的交易媒介,但另一方面,由于比特币的发行主体不可知,所以它缺乏强制兑付的手段,也没有中央政府以及政府性组织的背书,越来越多的比特币开始涉及到一些灰色交易,如大麻、毒品、军火等市场交易。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尝试对比特币进行监控,但因为其实施了较先进的加密技术,现阶段,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对比特币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这就产生了一个交易市场管理真空,越来越成为黑市大鳄洗钱的渠道。
“现阶段的比特币产业,通过依赖计算机的算力,通过挖矿的形式来博弈换取比特币。比特币的交易价格由自由市场确定,但不同时间段内比特币的价值波动巨大。曾经出现过多次较大降幅。”对于目前比特币产业链的现状,司徒正襟总结说。
禁止挖矿“理所当然”
那么什么是挖矿呢?所谓的挖矿,就是利用电脑运算产生比特币的过程,比特币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堆复杂算法所生成的特解。特解是指方程组所能得到有限个解中的一组。而每一个特解都能解开方程并且是唯一的。比特币挖矿就是通过大量的计算机运算去寻找它的一个特解,每找到一个就相当于挖出了一个比特币,与现实世界的开采矿石如出一辙。司徒正襟说:“挖矿本身是将计算机的物理运算能力进行比特币的获取过程,当计算机具备一定算力进行相应数据的解码,它会在不确定时间内抢夺一枚新诞生的比特币。”
在此次征求意见中,比特币挖矿被列入了淘汰类产业,淘汰类主要是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比特币挖矿之所以被列入淘汰类产业,其是有一定依据的,司徒正襟分析说:“一方面,因为它极度依赖物理属性的计算机的算法和运算能力,而算法和运算能力的获取是可控的,通过相应商品采购和硬件、硬盘等设备的购买就可以无需技术含量地获得。另一方面,比特币的获取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作为运算的支撑,而电力的大规模耗费,事实上造成了一种电力的浪费。第三点,比特币挖矿不是进行新产品的生产,而是挖掘信息流,记录未记录的信息流。”
有数据显示,目前比特币探矿每年消耗电量超过20亿瓦,几乎相当于全球电量的0.5%。将如此多的电力和高强度的计算机运算能力运用在虚拟货币开采上,不得不说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所以它本身不是一种产能上的拓展,它的总量是有限的。越往后耗费的硬件设备和电力成本越高,但产量却越来越低。整个挖矿产业不能有效持续,挖矿的耗费却越来越高。所以挖矿产业被定性为落后产能是有一定依据的。”司徒正襟说。
行业未来前景茫然
司徒正襟说:“比特币是一种数字货币,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全且隐秘。绝大部分数字货币的产生特点是基于数字算法和节点记录进而推动的。新的数字货币如莱特币等也在不断地发行。但现在很多发行的新币种的数字货币的货币基础值得考量。越来越多的空气币出现在市场上。但对于数字货币的交易和数字货币发行的主体的监管,也因多方原因迟迟难以到位。”
有业内专家指出,此次国家发改委拟将比特币挖矿列入淘汰类产业并非临渴掘井,而是早有“预谋”。早在2017年,我国相关监管机构就要求关停国内比特币交易,要求地方政府采取与电价、土地使用、税收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措施来指导比特币矿工退出业务。在这一背景下,少数国内虚拟货币玩家开始转向境外网站平台参与ICO和虚拟货币交易。针对这一情况,我国相关部门又采取一系列进一步监管措施,包括取缔相关商业存在,取缔、处置境内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网站等。目前,ICO已在国内被归类为非法集资活动。
相关专家分析指出,虚拟货币长期处于监管的空白,缺乏统筹管理,将比特币挖矿列为淘汰类产业的决定也许是对此行业进行监管探索的第一步,这短期内可能对比特币产业有一定的抑制,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不过比特币究竟未来会何去何从尚不好说,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观察。
另外,比特币挖矿本身比拼的是算力强弱,根据底层区块链的加密算法而研发的ASIC芯片矿机的专用挖矿机横空出世,个人电脑已很难挖矿,单个矿机也势单力薄。对此,司徒正襟说:“未来数字货币的交易一定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不可逆的过程,它的使用主体和使用范围也将逐渐扩大,但基于各种挖矿的行业来说,这就基本上丧失了个体挖矿的前景。这个产业将会被金融资本和技术资本垄断。如果没有相应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大的技术优势和资金投入,还是适当规避这个产业吧。”
(本文图片来自互联网,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