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禁止吃牛肉,《水浒传》里的人却还吃得这么香?
众所周知,在古代,牛很重要,私自杀牛可是犯法的。宋朝能不能杀牛吃肉?不能,私自杀牛是法律明文禁止的,《宋刑统》中明确规定,诸故杀官私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杀牛马者徒一年。牛是古代农耕社会里重要的战略物资,是重要的生产资料...
众所周知,在古代,牛很重要,私自杀牛可是犯法的。
宋朝能不能杀牛吃肉?不能,私自杀牛是法律明文禁止的,《宋刑统》中明确规定,诸故杀官私牛者,徒一年半。主自杀牛马者徒一年。
牛是古代农耕社会里重要的战略物资,是重要的生产资料,甚至比人还重要。
梁山好汉吃没吃牛肉?吃了,而且吃得可香了
据不完全统计,各位好汉一共吃了12次牛肉,其中有几次还是聚众吃牛肉,平均每人能吃几斤,证据确凿,无可抵赖、
虽然宋朝老是说羊肉才是王道,但只是宫廷里的人这样说而已,老百姓可不一定同意,在他们心中“以牛肉为上味”,羊肉都得靠边站。
所以有人说吃牛肉,是为了表达水浒传英雄的反叛精神,可能也不是这样的。
在宋朝,吃牛肉的人多了去了,有的地方甚至“一乡皆食牛”
所以真正要抓的是——吃牛肉的老百姓!
宋朝规定私自宰牛是犯法的,但好像没规定吃牛肉是犯法的,所以不仅老百姓吃,诗人和官员也吃,还吃出各种花样,什么水煮牛肉、烤牛肉、牛肉干,应有尽有
虽然说理论上,提前向官府报备,拿到许可证,可以杀病牛和老牛,但是这么大规模吃牛肉,很明显不能单靠病牛和老牛(很可能也不好吃)
所以真正要抓的是——店家!
实际上只要稍微总结就知道了,《水浒传》里卖牛肉的店有:
这些店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在鸟不拉屎的地方,充分表达了一个中心思想
而在《水浒传》里,就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卖羊不卖牛的清流店家,比如在第三十八回里,宋江、戴宗和李逵,在江州著名的琵琶亭大酒店里想吃牛肉,就被服务员拒绝了。
酒保道:“小人这里只卖羊肉,却没牛肉。要肥羊尽有。可见正经的大酒店,是不会卖牛肉的。
所以真正要抓的是——卖牛肉的无良店家!
既然杀牛要犯法坐牢,怎么还有这么多人还杀牛?其实,这只是一道简单的计算题
《宋会要》:盖一牛之价不过五七千,一牛之肉不下二三百斤,肉每斤价值需百钱,利入厚故,人多贪利,不顾重刑。
因为杀牛能有4-5倍的暴利,所以宋朝的宰牛业贼发达,特别在两浙一带,甚至有屠户杀牛致富,走上人生巅峰。
《夷坚志》:恩州民张氏以屠牛致富。
更厉害的是一个叫刘棠的屠户,这位老兄不仅宰牛,而且还疯狂宰,宰了成百上千只牛,不仅疯狂宰牛,还搞了酒店、肉店之类的连锁经营,提供一条龙服务,非常嚣张。
所以真正要抓的是——杀牛的屠户!
虽然前文已经说过,宋朝明令禁止杀牛,甚至让牛受伤导致不能工作,也跟杀牛同罪,南宋最严格时,杀耕牛要判死刑,惩罚可以说是很重了,但是实际上,百姓根本不鸟这一套,该宰就宰,该吃就吃,因为地方官府根本就不管。
曾经有中央官员视察,发现不仅乡下地方有卖牛肉,从洛阳到开封这样的大城市,一路上也全是卖牛肉的,然而绝大多数地方官员,默契地切换到了睁眼瞎模式,还设立了牛肉税,搞得牛肉市场红红火火。
所以真正要抓的是——地方官员!
宋朝理论上要保护耕牛,但宋朝的畜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牛的数量比以前多了很多,有时多余的牛和法律就产生了冲突,于是地方官府一看,嚯,所有人都在吃,还管个屁啊,干脆采取了资本主义的先进方法——收牛肉税,不仅让人民群众的口味得到满足,还能增加点地方收入。
皇上知道有牛肉税这件事时,有些地方都已经收了70多年税了,因为中国地方实在是太大了,中央政府的管理能力,比较捉急,很大程度上要靠地方自我管理,所以吃牛肉这件事上监督不力,说到底还是朝廷不行。
所以真正要抓的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