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其实,历史还可以这样读
历史是凝固、暂停的现实,在凝固的历史画面上指点江山,别有一番乐趣。但如何读史,大有学问,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很难揭开历史的面纱;如果没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很难体会历史的百般滋味。今天让我们跟随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
历史是凝固、暂停的现实,在凝固的历史画面上指点江山,别有一番乐趣。但如何读史,大有学问,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很难揭开历史的面纱;如果没有丰富的人生体验,很难体会历史的百般滋味。今天让我们跟随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先生,从宏观上纵览久远的历史画卷。
从中华文化的五种文化形态
分析历史三大变局
我认为,学习国学必须与历史相结合,否则很难将国学学好;学习佛学也必须与历史相结合,否则对佛学不会有深刻的理解。先秦史、秦史、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辽、金、元、明、清的历史都很重要。五十年以来,比较强调断代史,把中国历史分成几个段: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金、元明清、鸦片战争之后为一段。
阎崇年先生
这样分段有一个好处,对于某一些问题可以细一些,看得清楚一些。不好之处的最大问题就是割裂,把一个完整的内容割断,没有贯通下来。我之前自己学习历史也是从一个点、一个面分开来学习,时间长了之后发现,历史还是应该贯通起来学习。最近三五年我做了一些思考,现在把这些思考与大家交流一下。
中国历史的划分方法
我们总说中华历史五千年,前几年组织了一个“夏商周断代工程”。工程起源有人说是中国访问埃及,得知埃及的历史有五千年,而我们的历史只有三千年,于是开始追溯。夏、商、周三代历史工程的研究,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做了很多的努力。在天文学、考古学、地质学、文献学等综合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中国的历史到底是多少年?都说是五千年,我也赞成是五千年的历史。恩格斯、马克思讲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才开始进入文明的历史。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三千年多一点。
到现在为止,我们得到证实的最早的文字就是甲骨文。甲骨文之前有文字吗?大家都觉得有文字,但是这个得依据考古发掘的证据。有一个人叫王懿荣,山东烟台福山人,当年他是进士,当过国子监的祭酒,相当于当时国家大学的校长,他自己研究考古学、文字学等。他看到药店的“龙骨”上面勾勾画画的很像文字,于是就开始研究。到了清朝末期、民国初期才正式认定为甲骨文,有甲骨文文字记载的历史至今有三千多年。
甲骨文
我说中华文化贯通考虑就是从有文字记载时开始考虑。此前有历史,是神话和传说的历史,没有完全经过证实。夏朝的考古仍划分为史前时期,还没有进入文字记载时期。考古学重出土文物,历史学重文献。从甲骨文开始的这三千多年的历史分为八段,还有一种马克思分法,按五种社会形态来划分,分别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段分法。这五段分法当时被普遍接受,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教科书中都是按照这五种社会形态来划分。60 年的历史阶段划分基本是这样,苏联也是这样。一个美国历史学教授对我说,你们这五段分得很有意思,美国不这样划分历史,但是也受到这五段分法的启示。五段分法有科学根据,但通常高校所教授的历史时代八段分法也有道理。
今天我们换种分法,做一种新的思考。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到辛亥革命,把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分为三段,一个千年算一段。第一个千年主要指殷商和周,因为从殷商开始有甲骨文,周朝的文字就更丰富了,这是第一个段;第二段从秦始皇算起一直到唐;第三段从两宋到元、明、清。这样分的意思为纵向看中华五千年的历史,看得更清楚些。今天要跟大家交流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历史三个千年的三大变局。
中华文化的五种文化形态
中国历史三个“千年”发生了三场大的变局,没有完全按照王朝的体系。北大历史系翦伯赞教授曾经提出一个口号:打破王朝体系,按照编年体系来讲。当时这种看法很多学者都很赞同,但是没有完全实施下去。三个千年三个变局打破了王朝体系,不根据王朝而是根据中华历史发展的演变来划分的。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的特点,是否可以找一个共同的特点来进行思考,我个人认为这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化。文化的解释很多,我不是专门研究文化学的,我主张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中华文化的文化形态有以下几种:一、农耕文化,泛指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二、草原文化,现在学界也普遍承认;三、森林文化;四、高原文化;五、海洋文化。我依次解释一下:
第一,农耕文化。中国领土在明清时期最大面积达到 1300 万平方公里,今天我们是 960 万平方公里。在这 1300 万平方公里土地的面积上,中原农耕面积多大?一般大家往往都会认为我们中原农耕面积很大,其实中原农耕面积核心地区面积大约 300 多万平方公里。江苏省 10 万平方公里、浙江省 12 万平方公里、山东省十几万平方公里、河南十几万平方公里,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海拉尔区 28 万平方公里,一个海拉尔区面积相当于三个江苏省的面积。平原地区农耕总面积相加才300万平方公里多一些。
第二,西北草原文化,面积大约在 300 万平方公里,包括现在的内蒙古、外蒙古、西蒙古。大体上是天山以北,西到哈萨克,西北到巴尔喀什湖,北到贝加尔湖这么大的面积。
第三,森林文化。过去史学界不叫森林文化,辽宁的一些学者将森林文化叫做辽河文化,吉林学者叫做松嫩文化,黑龙江学者叫做龙江文化。我认为这样来看视野太窄,得把这些相加起来:南到长城,北到贝加尔湖以东,一直到库页岛;东到乌苏里江以东,到日本海峡,再到长城,共 300 万平方公里。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森林文化的分界线大体上应该是长城;森林文化和草原文化东西的分界线大体上是大兴安岭;农耕文化大体上占300万平方公里,草原文化和森林文化大体上也各占300万平方公里。
第四,高原文化。西藏、四川西部的藏区,北到青海,甘肃部分藏区和新疆东部一部分地区,这些面积接近300万平方公里。以上这些面积相加1200万平方公里。
第五,海洋文化。海洋文化就是沿海地区加上海岛。全部加起来就是中国领土最大的时期,1300万平方公里。
我们三个千年三个变局,应该得出一个结论来:第一个千年是农耕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个千年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融合;第三个千年是森林文化与农耕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的融合。但是这些都把海洋文化排除在外。所以中华文化第四个千年就是海洋文化和太空。我们中华民族要复兴,就是在海洋和太空里。
现在我们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我从这三千年文化当中得到的启示就是,海洋经济和文化等要有大作为,大家的注意力要放在海洋文化上,发展海洋文化事业。我们中华文化要复兴,一个重要课题就是海洋文化。
文章根据阎崇年教授于2013年1月19日在2013·三智年会上的主题演讲内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