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太过支持或反对996的人,都是250

作者: 来源:QQ 2019-04-14 15:03:02

996.ICU在微博热搜挂了几天,眼见着热度要消散,京东刘强东放了两把火,马云又放了一把火,竟越烧越旺了。在一则京东内部人士爆出的邮件截图中,刘强东明确指示,京东要开除这三类人:站在老板角度,希望公司每个人都时刻保持年轻人...

996.ICU在微博热搜挂了几天,眼见着热度要消散,京东刘强东放了两把火,马云又放了一把火,竟越烧越旺了。

在一则京东内部人士爆出的邮件截图中,刘强东明确指示,京东要开除这三类人:

站在老板角度,希望公司每个人都时刻保持年轻人的动力十足、精力旺盛,这没有错,雇佣关系里,哪个老板不希望自己手下的员工,是可以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的?

错就错在刘强东还有另外一番言论:“京东永远不会开除任何一个兄弟”。

这就有点尴尬,啪啪打脸了。

紧接着,又从京东快递员嘴里传出另一件事:快递员取消底薪,下调公积金比例,揽收加入绩效。

所以也就不怪有网友如此评论:

刘强东对兄弟翻起脸来,比翻书还快!

不允许兄弟累,不允许兄弟老,还冒着违法的风险撤销兄弟的底薪,为了兄弟能尽快拥有金刚不坏之身,永远在职场保持高竞争力,他宁愿被网友插2万把刀啊,东东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好兄弟啊!

马云的那把火,放得就更莫名其妙。在4月11日,阿里巴巴的内部交流会上,他说:

“个人认为,能做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不996,你什么时候可以996?你一辈子没有996,你觉得你就很骄傲了?”

相比起笨嘴拙舌的刘强东,马云显然更擅长讲话。很多时候,很多企业老板和职场人把他的话奉为金玉良言,但这一次,“盐”放多了,有点不是滋味。

尤其是“福气”这个词,极为扎眼。

言外之意是,任何老板给你996的机会,都是对你的恩赐,你应该感激涕零,因为不是每个人都有这个机会的。哎哟喂,纵使你是马云,这么高高在上的姿态,也是会令人不爽的哟。

我个人的看法是:

一个发展稳健的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工作时间难免超出《劳动法》的8小时限制,你选择施行996没问题,但员工的每一分付出,都要对应上每一分收获,别试图用“福气”“恩赐”“更大、更好的机会”这类词,偷换概念,那不叫福气,那叫劳有所得。

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些人会觉得,我是反996的。不是。

作为一种长期、客观在职场存在的状态,反它、支持它没有多大意义,正确认识,不盲目支持或反对996,才有意义。

1

996对一部分人的意义:

它让我认识到,拼自己,可以这么爽

小时候,我们被教育:人人平等。

入了职场之后,我们必须迅速转变观念,接受一个事实:人分三六九等。

大专生和本科生的待遇不同,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待遇又不同。

在一节人满为患的地铁车厢里,我们可能看起来没什么区别,但出了地铁,我们便走向了不同的办公楼,做着不同的工作,拿着不同的薪水。

尤其是没有背景可拼的人们,只能跟同龄人拼加班时的背影。

学历落后了,起跑线往后撤了10米;没有人脉、背景,起跑线又往后撤了20米。

我们想要跑得比别人快,活得比别人好,或者说,不想被别人落下太远,只能在别人下班的时候,我们加班,别人享受的时候,我们承受。

这个时候的996,是一种主动选择,也是一种被动选择——主动选择代表我们,不满意当下的生活状态和存在感,想努力改变;

被动选择代表我们,认知到了自己在生活这个坐标轴中的清晰位置,是由出身不好、努力不够导致的,想尽最大力弥补。

周杰伦在《蜗牛》中唱: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在最高点,乘着叶片往前飞”。

他自幼父母离异,没读过大学,起跑线和我们很多人差不多,甚至还要低一些,但他凭着自己的执着与倔强,擦亮了自己在音乐上的才华。

周杰伦看似和职场无关,但音乐就是他的职业,论拼自己,他算得上是最牛逼的励志人物了。

很多人看文章时,特别瞧不上这种特例。总以自己浅薄的认知轻易就发出这样的评论,世上能有几个周杰伦?

世上叫刘强东的,叫马云的,叫周杰伦,绝不仅仅只有他们一个,可能叫刘强东的有100万个,叫马云的有1000万个,叫周杰伦的有30万个,但他们三个都是靠着拼自己,让这个名字有了特殊的意义,人们提到这个名字,瞬间对应上的,就是他们的面孔。

对于名字的擦亮是这样,对于人生的擦亮也是这样。你出身怎么样不重要,你叫什么不重要,你出身不好,但敢跟生活叫板,这才重要。

2

996对一部分人的意义:

它是压榨是剥削,但我不能拿它怎么样

睡觉之前,刷朋友圈,经常看到这样的吐槽:

算上今天,已经连续___天工作到凌晨1点了!我是一个没有梦想的人,燃烧自己,只为照亮别人的梦想。按照惯例,祝老板今晚做个噩梦!

谁的身边都有几个这样的朋友吧?

他们无数次跟你吐槽他工作很累,上司好蠢,老板好黄世仁,好想辞职,但过了好久再见面,你一问,他还在原来的公司没有辞职。

这类人纵使在朋友圈吐槽时能口吐莲花,但却无法解决或懒得解决工作中面临的一堆疙瘩;

他们跟你暴露辞职的想法,不是随便说说,而是真的也去面试了,但兜兜转转一圈发现,原来天下老板都特么一个样。

“哎,世上就没有完美的工作。”最后,他们用这句话抚慰了自己,却从不知道,推倒阻挡自己格局的那堵墙,就是一行醒目的大字:你就不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有什么资格去匹配,既理想化,又报酬高的工作呢?

于是,这类人有了一个统称“摸鱼党”。

在他们一天天的混日子中,浑然不知,身边已经有一些,当初起点还不如自己的人,正在慢慢觉醒。

他们换了一种眼光看996,不把它当压榨,不把它当剥削,把它当弯道超车的机会,悄无声息完成了漂亮的逆袭。

世事分两面,当你只把996看成剥削的时候,别人却可以趁机利用剥削变博学,当你把996只当压榨的时候,别人却可以把它当压力。

一年过去,两年过去,三年过去,你依旧不能拿996怎么样,而某些人早已跳出996的桎梏,自立为王了。

再见面,你发现,短短三年过去,你们竟然有了如此悬殊的差距,你心里泛着酸说:我靠,你小子走了什么狗屎运了?

对方呵呵一笑,不言语。此时无声胜有声。因为有些话,对方跟你说,你也未必听得懂;有些观念,对方也不一定跟你掰扯不清。

毕竟这世上有个词叫:对牛弹琴。

3

正确看待996:

反转250的观念,找到属于自己的520

在抖音上看到一个短视频:

一个员工敲开老板的办公室门,走到老板身边问:“老板,老板,怎么看996才不会让人觉得250呢?”

老板抬头,笑着说:“只要别和太过支持或反对它的人掰扯就行了。”

员工说:“老板,我觉得你说得不对,我认为……”

老板头皱了皱眉,低下头说:“嗯嗯,是是是,我不对,都你对。”

我看完一乐,然后心里又酸了。

职场中确实有太多这类人,总是试图用简单的“支持”或“反对”,“对”或“错”来评判一件事情,做不到客观。

我们常说,职场如战场,职场讲究优胜劣汰。

单从这一层面来说,刘强东想淘汰那三类人没错,基于公司发展的考虑,他占“理”;

可他又曾公开许诺,不开除任何一个“兄弟”,却是想用“义”连员工的人心也一并收了,这就有些贪心了。

职场中,大多时候,“理”和“义”不能共存,老板以家人、亲人、兄弟笼络员工人心的时候,他们自然觉得温暖,举双手双脚支持,那时他们是有价值的员工,老板一说520,员工就250地相信了。

或者像马云一样,觉得给员工996的机会,就是给员工520,是一种福利待遇,是一种福气。不过是更高级的收买人心方式罢了。

无论职场菜鸟,还是职场老鸟,需不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思考,才是你该选择支持还是反对的事。

最后回答一下,本段开头的问题:怎么看996才不会让人觉得250?

辨无可辨,996是一种违法的工作制度,员工每天朝9晚9,一周工作6天,严重超出了《劳动法》的工作时长规定。

你可以选择遵守或拒绝,遵守,则必须有相应的补贴,别被上司、老板忽悠两句,就觉得是优秀员工必备的素质,每个职场人的价值有高低,你没价值,老板都找不到方向,无偿剥削你;

拒绝,也要有拒绝的底气,如果你现阶段缺钱,生活压力大,996又是无偿的,忍一时也未尝不可,毕竟勇气和骨气,都不能当饭吃。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保持不断成长、精进自我的能力,谁会天生喜欢被选择?当你具备了主动选择的能力,有了属于自己的特长或事业,那又是另一番,你不曾见过的天地!

那片天地叫理想,是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

有人说:“世界上最大的难题,就是选择。”

同理,世界上最残忍的难题,就是被选择。

996,是人都有点恐惧这样的生活。

但,等到失业的时候,回头一看,你会觉得过去加班熬夜的生活,很充实,甚至开始怀念。

有一天,他开始奔溃痛哭:“要是我不辞职,该多好,我怀念那段奋斗的日子,现在像行尸走肉。”

若你厌倦“996”,请想想自己离开之后,是否能过得更好?

如果不能,请潜心修行,争取让自己以后能够过得更好。

因为,成绩具有延迟性,这一秒的努力,下一秒才会有结果。

一起加油吧~

上一篇 下一篇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