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纪录佳作,下站锁定奥斯卡?
3月29日晚,世界第三大纪录片电影节、哥本哈根纪录片电影节(CPH:DOX)举行闭幕礼,《喀布尔,风中之城》获颁新浪潮竞赛单元(NEXT:WAVE)最佳影片。这是影片于去年11月为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开幕,并荣获首秀单元(First...
3月29日晚,世界第三大纪录片电影节、哥本哈根纪录片电影节(CPH: DOX)举行闭幕礼,《喀布尔,风中之城》获颁新浪潮竞赛单元(NEXT: WAVE)最佳影片。
这是影片于去年11月为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IDFA)开幕,并荣获首秀单元(First Appearance)评委会奖后,取得的第二座重要奖项。
《喀布尔,风中之城》是阿富汗导演阿布扎尔·阿米尼的首部纪录长片。它以松散笔触记述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小巴司机与一对兄弟三人蒙尘的日常。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喀布尔是全世界最危险的城市之一。旷日持久的战争笼罩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人肉炸弹的袭击时常发生。
刚刚12岁的阿夫兴与弟弟本杰明生于战火之中,长于战火之中,父亲离家去到另外的国度,二人相依为命栖居于死亡边沿。司机阿巴斯,口若悬河负债累累,奔波于整座城市,力图修好自己破烂不堪的铁皮小巴。
摄像机在极近的距离内捕捉这三个人物,记下他们的眨眼、表情与日常轨迹。跟随他们的眼光,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里凡人生活的点滴细节。
CPH: DOX授奖词如下:
“最高奖项所归属的影片,将带领我们前往一座受伤城市的心脏。这部感人至深、令人屏息、极富艺术性的纪录片,绘出了超越战争与死亡的生命肖像。这是导演的第一部长片,却展示了惊人的艺术雄心,以及机敏大胆的摄影、剪辑、声音运用。它告诉我们,希望长留人间,即使在最艰难的地方,生命仍有自己的步伐。”
在哥本哈根与阿姆斯特丹完成自己的世界首映与国际首映后,《喀布尔,风中之城》目前正在比利时Docville纪录片影展参与国际竞赛单元。
Docville是“奥斯卡直系影展”之一,其获奖影片可直接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竞争资格。在未来的电影节计划中,也已列有其他多个“直系影展”,期待《喀布尔,风中之城》能通过它们的引荐,踏上下届奥斯卡的舞台。
4月,这部独具灵韵作品,还将赶赴日内瓦湖畔,参加瑞士真实影展(Visions du Réel),集齐欧洲最重要纪录片电影节的“品质认定”;造访拉丁美洲最大、最重要的独立电影盛事,列席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独立电影节(BAFICI)竞赛单元;并于旧金山国际电影节纪录片竞赛单元开启北美首映。
亚洲首映将花落谁家,令人期待。
《喀布尔,风中之城》此前在柏林国际电影节欧洲电影市场(EFM)内的放映反响热烈,多个地区的发行已在洽谈之中。
导演阿布扎尔·阿米尼生于阿富汗,于2000年初移居荷兰,短片作品曾入选鹿特丹电影节及戛纳导演双周单元。他从2015年开始《喀布尔,风中之城》的拍摄,历时4年,才于2018年完成了全片。
在此期间,他曾15次往返喀布尔。摄影机凝视了这个城市与其中居民宁静的一面,但无法抹去的事实是,这是全世界最危险的地区之一。阿米尼的每次拍摄之旅都会遭遇并“幸存于”一到两次的自杀式炸弹袭击。
但他选择了回避对阿富汗所遭遇暴力的直接呈现。从新世纪初,西方人进驻阿富汗以来,NGO组织制造的影像形成了某种关于喀布尔的刻板印象。阿米尼希望通过,对生活细节的重新关注,以自己对该地区生活的亲历与感知,寻找战火中个体与心灵的真实轨迹。
对于导演阿米尼来说,这是他自己的《德意志零年》。通过《喀布尔,风中之城》,他在故乡与世界之间塑造了一种新的观看方式。
回望之外,这种新的观看方式兼有一种世界主义的出发点,《喀布尔,风中之城》本身就是一部跨越国界的作品,荷兰、阿富汗、日本、德国联合出品,制片人赵佳来自中国、剪辑师来自荷兰……
阿米尼入选本届戛纳电影基石驻留计划
目前,阿米尼导演正于巴黎参与为期近半年的戛纳电影节电影基石驻留计划(The Residence - Cinéfondation),筹备自己的第一部剧情长片。
新的计划仍将设定于纷乱中的喀布尔,并且会从纪录片真实的人物与场景里,演绎出一个兼具现实观照与理想色彩的虚构故事——这回,巴士司机与阿富汗少年身上,承载了更加鲜明而沉重的、关于道德与正义的英雄任务。
代理《喀布尔,风中之城》的国际销售公司,是将《大象席地而坐》与《北方一片苍茫》带往海外的赤角Rediance。这也是赤角所代理的第一部纪录片。
赤角将与阿米尼在戛纳创作中的剧情片项目再次合作。
《喀布尔,风中之城》
Kabul, City in the Wind
2018年 | 88分钟
导演:阿布扎尔·阿米尼 Aboozar Amini
制片:赵佳 Jia Zhao
国际发行:赤角 Rediance
进影迷群请至公号对话框「勾搭」备注加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