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年入百万童模被踢的背后

作者: 来源:QQ 2019-04-13 02:43:40

作者:云掌财经水木然这几天,很多人都刷到了一段视频:杭州一女童模妞妞被一名成年女性踢踹,事后证实该女子为妞妞的妈妈。关于原因,妞妞的妈妈在接受采访时说:“孩子往路上跑才踢她的”。可从视频和对话中看,明明是一面墙哪...

作者:云掌财经 水木然

这几天,很多人都刷到了一段视频:

杭州一女童模妞妞被一名成年女性踢踹,事后证实该女子为妞妞的妈妈。

关于原因,妞妞的妈妈在接受采访时说:“孩子往路上跑才踢她的”。

可从视频和对话中看,明明是一面墙哪有什么马路?

踢完后,一旁的爸爸前去,但并不是为了安慰孩子,而是因为妈妈把孩子的衣服踢歪了,他上前整理好继续拍摄。

迫于舆论压力,妞妞妈妈发了道歉声明。

所谓的道歉声明,翻译一下就是:“女儿是心头肉、虽然踢打了她但不是虐童、不是伤害她,网友们不要再管闲事了”。

而后,网友又扒出了另外一段妞妞的视频,已经晚上10点了,仍在拍摄,只是这次不再是脚踢,而是衣架打。

一天从早上7点工作到晚上10点,成年人都吃不消的工作状态,何况是个不到三岁的小孩。

有的父母,真的不配被原谅。

人性在金钱面前,总是赤裸裸地现出最丑陋的姿态!

为了钱,这些家长不仅丧失了人性底线,甚至连基本的遮羞布都不要,在公众场合都不再伪装。

01

随着童模行业的大热,很多童模教育的问题也顺势浮出。

家长对年少成名后孩子价值观引导的问题不予重视,存在教育盲区。

早前,有一位帅气的11岁混血童模叶祖铭曾刷屏网络。

11岁的他长着孩子脸,说话却是大人范。

面对镜头,他表示自己喜欢走秀、舞蹈、表演,从事模特这行已经两年多了,他对自己的职业非常骄傲,因为11岁的他每年就可以赚上八十万了。

“反正这种赚钱方法比较容易,每个人都想富裕嘛!”

而谈到理想,他直言想做“网红”,然后找一个迪丽热巴那样的老婆,最后还加了句“你懂得”。

多赚点钱,娶个漂亮老婆这些听起来挺像一个梦想,只是这句话让一个11岁的孩子说出来难免像“茶壶煮饺子”。

据后续报道,在这期令人争议的节目播出一年后,叶祖铭价格已经涨到了180一件,排名第一。

有的时候厂家版型没打好就急忙来拍摄还会让叶祖铭很生气:“这3分钟,我已经损失180块钱了。”

11岁,此番成人式的思维方式真是着实让人惊叹。

有一位非常出名的童模名叫谷歌,她从3岁开始做童模,已经有六七年了,她有一个“辉煌”的历史:264。

她曾一天拍了264件衣服,一件120元,那一天她赚了31680元,工资日结。

一年365天,她超300天都在工作。白天还要去上学,四点多放学后直接进摄影棚,经常要拍到深夜才能下班,在化妆、休息间隙,她还要抽空写她的家庭作业。

偶尔的出去吃饭,吃完了她想逛逛街看看电影都不行,因为家长还想着让她回去拍试镜视频。

她的眼睛里早已没有属于这个年纪孩子的天真,多的是一份“懂事”:“我一定好努力把照拍好,让所有的客户都满意。”

现在,谷歌的年纪、身高都预示着她的童模生涯即将结束,她的家长对她的下一步规划是拍电影电视,成明星。

大人们也曾问过谷歌:“你喜欢拍戏还是拍平面?”

谷歌回答:“我什么都不喜欢,我喜欢像我同学一样。”

可那又怎样?大人们又在乎吗?谷歌依旧继续拍着照片拍着戏,服从着一切安排。大人们喜欢的还是那个把赚钱和客户满意当作第一标准的谷歌。

童装模特的荒诞在于,童装想要展现的是孩子童真的一面,而童装模特恰恰是反童真的。

高度的职业化和孩子好动的天性本就无法调和。

用最不童真,甚至最生意头脑的方式,教孩子利用童真赚钱,让他们很早就知道,童真是可以换来钱的。钱是一切价值的标尺。于是,这些孩子空有天真烂漫的皮囊其实早已进入成人社会。

这真的算幸福吗?

他们在儿童阶段,就被灌入了成人世界的单一审美,比如大红唇和锥子脸才是美。再也没有属于作为孩子的想象力。

年纪轻轻,就被商业市场玩弄和指挥,成为商业链条上被圈钱的对象。

有的时候真的觉得,有太多的成年人,为了钱,真的疯了。

02

学者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里说:

儿童的诞生是因为印刷术,在儿童和成人之间树立了一条分界线,但随着电视媒体对这条分界线的攻击,儿童溜进了广阔的成年世界。

童年,被成人生活超前侵蚀,我们进入了一个“无童年时代”。

不只是童装模特,成人世界的一切都在侵入童年。

早前《亲爱的客栈》里的那幕还让我印象深刻:一对父母带着两个孩子来客栈入住,其中有一个,曾和刘涛一起拍过戏。

晚上十点半,大家在一起聊天,这个孩子的妈妈偷偷的对大儿子说:你去拿拳击套,去和老板打拳击。

孩子听话的照做了,而王珂那时很诧异。都十点半了,你还不睡觉?

当然他没有拒绝,但是之后在和明星朋友们的聊天中,他直接表达了反对意见:这么点孩子,都十点半了,一个家长对他,连睡觉的要求都没有,我觉得这个不对,是家长的一种不负责任。

“你要争气,来跟爸爸说说你有什么感想”

“你跟这些拍戏的大哥哥姐姐在一起后,你以后想往哪个方向发展?”

他逼着一个几岁的孩子来思考未来人生的选择,而几岁的孩子又能懂多少?被问话的孩子沉默了一会,默默地说了句:“我不太理解”

而到了第二天,明明是父母带着孩子来旅游,夫妻俩却外出玩去了,把两个孩子丢在了客栈。

到这已经很明显了,这对父母带孩子来参加这个节目,就是为了上电视,增多曝光率。

所以他们才逼着孩子不停的去“表演才艺”给观众留下印象,留他们在客栈“录节目”增多曝光率,教孩子讨好明星们,为了以后能有更多机会拍戏。

那天王珂把小朋友叫到了身边,问出了自己的疑问:“你喜欢演戏吗?”

孩子思维惯性的脱口而出“喜欢”,而在王珂问出为什么喜欢后,孩子的一番回答却是:“因为妈妈叫我多拍点戏,叫导演看看棒不棒。”

后来王珂问他:“你是愿意拍戏还是愿意和小朋友玩啊?”

他回答:“和小朋友玩”

前段时间,“工作996,生病ICU”的段子全网起飞。但现实是,加班严重的京东曝出裁员消息,仍旧人心惶惶。成年人的世界太辛苦,所谓对剥削的抗争,只能以段子的戏谑方式表达出来。

但至少我们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而那些孩子呢?

作为80后90后的我们,是幸运的。有过没有被商业世界染指的纯真童年。鲜少有被父母拉着去做童模,没有很早地成为商家的圈钱目标。从这点来说,当我们不明是非时这个世界保护了我们的童真。

但现在的孩子就要惨很多,因为过早触网,也因为社交媒体的发达,父母的焦虑和外界的侵扰尤其频繁,他们的童真也更容易被打破。

03

心理学家阿玛斯提出过一个“填坑理论”:

大意是童年的创伤经验,会在我们心中留下匮乏感和失落感。继而形成心理的坑洞,比如缺爱,比如贫穷。成年后,我们都需要花费巨大的努力,去填补这些坑洞。甚至是毕生在努力也未能完成。

就是那句: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成人世界被消费主义所奴役,已经够无趣和疲惫了,就不要把年纪轻轻的孩童提前拉进来。

童年之所以是童年,自有其在人生坐标的价值。

有时看着这些头发梳成大人模样,穿着成熟的孩子,总有种说不出来的别扭。

孩子迟早会长大的,大人经历的他们迟早会经历,但是他们的童年只有一次啊。

上一篇 下一篇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