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的各国部队有什么不同?
文|陈卿美1900年夏,八国联军侵华。陷天津、占北京,他们很任性。八国联军,即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的八国军队。其中英军中,还包括雇佣的印度籍、澳大利亚籍、中国籍士兵。八国联军共约5万...
文|陈卿美
1900年夏,八国联军侵华。陷天津、占北京,他们很任性。
八国联军,即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的八国军队。其中英军中,还包括雇佣的印度籍、澳大利亚籍、中国籍士兵。八国联军共约5万余人。
八个国家遍布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虽然一起抱团侵略中国,但他们不可能非常团结,彼此心思不同,风格自然也不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制度、文化,也就造就了风格多样的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集体打仗,谁最勇敢,谁在懦弱?据《清宫大内侍卫口述实录》记载,八国联军与清兵交战时,法国就曾有一种表现,总是让英军、美军冲锋在前面。在攻打北京城时,法军成为最晚攻城的一支军队。据当时的法军士兵回忆,法军是希望让英国人去送死、让美国人的尸体铺路,最后让法国人成为胜利者。
八国联军在紫禁城阅兵
在英国人普特南·威尔的笔下,法国人又是一个勇敢的民族。与外围攻城的法军不同,在城内使馆的保卫战中,作者形容法军士兵是“如猛犬露出凶狠的面目,重新显示出他们在滑铁卢战役中的勇敢和不同。”
“法国阵地上人人都争上前线,即使在所有房屋都被炮火毁掉后,仍没有退后的打算,紧咬牙关,坚守不让……每一项困难都没有使之有所动摇。”
法军攻打北京城最晚,或许是贪生怕死。而俄军为了抢占头功,竟然玩起了套路。
8月12日,八国联军进入通州城。由于连日作战,联军比较疲劳,俄军司令官利涅维奇中将向其他司令官建议,希望能在通州休整一天。13日再开始侦察,14日进入攻城前线阵地。大家一致同意,就地休息。
13日夜间,俄军不打招呼,摸黑出动,蹑手蹑脚离开联军营地,悄悄向北京城进发。因为抢得攻占北京的头功,也就意味着利益会更多。等天亮时,其他军队一看,卧槽,俄国人哪去了?
俄军单独行动,打乱了联军原有计划。英国将军嘎仕礼在战后报告中提到,“由于俄军的提前进军,联军集中的意图被放弃了。各军都急速地前去攻打北京城。”
然而,抢头功的代价也很大。俄军在北京东便门向内城推进时,遭到内城守卫清军的猛烈还击,俄军死伤惨重,死伤约120余人。第一个攻城的,自然也会遭到最大火力的报复,清军大量调集兵力至东便门,向俄军火力全开。俄军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少将受重伤,安丘科夫上校被打死。
结果,俄军的攻城战斗打了10个小时,一直攻到中午也没能攻进去。
相反,由于俄军吸引了大量清军主力,美军很快就攻占了广渠门。英军中午才赶到崇文门,凭借英国驻华公使秘密送出的地图,英军从崇文门西侧的一个御河水门顺利进入城内,成为第一个抵达使馆区的军队。
套路害死人,俄军体会最深。
俄国人不但擅长玩套路,还喜欢玩同性恋,娈男童。攻占北京城后,俄军士兵四处搜罗少男,连年纪小的日本兵都不放过。日本人也不好惹,直接拿刀就把俄国人给砍了。
在八国联军中,最凶狠的或许要属德国人。据《近代中国史事日志》的统计,自1900年12月至1901年5月,德国籍联军统帅瓦德西指挥联军出征56次,其中45次为德军单独行动,这让其他国家微词不断。
有美国媒体评论德军,“实现中国和平的最大的唯一的阻碍就是德国的不愿讲和的态度……在侵略和作恶方面,当首推德国。”
德军为何喜欢单独行动,为何出征次数最多?有几点原因,一是联军的后期统帅瓦德西是德国人,德国统帅指挥德军自然也最顺手。二是德军想突出自己的领导地位,英国人、俄国人都当过联军统帅,但德国人不服,需要用实力证明自己。三是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德军要为自己的公使报仇。
事实证明,德国人在占领北京城期间表现也是最糟糕的。《恽毓鼎日记》中记载,“此次俄、英、德、法、美、日六国分辖地界,日本最安谧,美次之,英又次之,德最骚扰,盖挟杀公使之愤也。”
英国人赫德在给税务司金登干的信中,也有关于德军的记载:
“德国军队在这里行为可怖,俄国军队也很坏,崇文门内俄国占领区移交给德国以后,以前不曾逃走的极少数中国人,现在也急忙避往日本占领区去了……德国人发布的命令太残酷了,命令的意思是,在作战期间,只要碰着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幼,一概格杀勿论!”
同样是杀人,德军见到中国人格杀勿论,而法军常常会把中国人驱赶到一条胡同里,当达到他们满意的数字时,就会用机枪扫射,不留一人。
日军杀中国人喜欢玩各种花样,所谓花式杀人。比如向抓到的中国人实施各种酷刑,看中国人的反应。或是实验一颗子弹可以穿过几个人,或是向中国人乱射,看着中国人在痛苦状态下死去。
杀人不同,抢劫也有不同。8月14日,联军攻占北京城。最想进入紫禁城的是美军,其他各国均反对,只好作罢。法军也很想进皇宫去抢东西,但指挥官告诉他们,要等通知,法军士兵虽怨声载道,但也无可奈何。
相比之下,意大利士兵就迫不及待。意大利没有参与攻城,当他们的海军陆战队士兵进入北京后,首先让使馆工作人员带他们奔赴皇宫。当他们听说美国人、法国人已经进了皇宫时,内心更加急迫,一路小跑,生怕抢不到东西。当他们抵达皇宫时,发现美国人、法国人并没有进去,他们才一块石头落地。
意大利人阿德里亚诺·马达罗在《1900年的北京》一书中记载,有美国人传教士指控意大利士兵在通州期间犯有严重的罪行,洗劫百姓,强奸妇女。联军最高指挥立即否认,并认为,意军相比其他部队,是遵守纪律的典范。后来证明,这个美国传教士与意大利人有矛盾,所说是造谣中伤。
最不合群的要属美军,其他联军基本都比较轻视美国。人们嘲笑美国人是英国强盗在美洲随意留下的孽种。美国人认为,自己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民主国家,未来的希望在美国。
据《义和团与八国联军真相》一书记载,6月16日,各国海军将领商讨进攻大沽口的问题。其他国家都同意,只有美国不同意。美国“莫诺卡西”号舰长崴兹说,并没有得到美国政府的授权。美国政府要求他,要保护美国的利益,只有在遭受清军攻击时才可以参战。其他国家一看,小样儿,挺能装啊。
但最终在大沽口战役中,美国还是参战了,原因就是清军乱炮齐发,美国军舰也被击中。据《1900年:西方人的叙述》记载,美国舰队司令恳布夫坦承,美军并没有主动攻击大沽口炮台,而是先被中国军队攻击,然后被迫采取还击。
在如何惩办祸首官员的问题上,八国联军也是态度不一。1901年1月22日,各国公使开会讨论,英国、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希望将端王载漪、载澜、董福祥等人处以死刑,原因是他们纵容、指挥了义和团与清军,是屠杀外国人的刽子手。法国比较犹豫,但还是支持英国等国,但美国、俄国、日本却反对。
支持处死祸首的国家认为,这是清政府体现诚意最佳的证明,也是对他们所犯罪行最适当的抵偿。
反对处死祸首的国家认为,仍要适当保持清廷皇室的权威,要慎重杀人。作为甘军统帅,如果杀了董福祥,恐怕会让中国发生动乱。
在所有这些国家中,俄国成为最特殊的一个,俄国相对与清廷关系比较好,在中国利益也比较大,俄国不愿过多激怒清廷。日本因为东北的利益问题,处处紧盯俄国。两个国家犹如冤家对头,一旦某个国家试图在东北扩大利益,另一个国家肯定会强烈反对。美国人早就看出,俄国与日本最凶恶、最野蛮,两个国家早晚会有一战。果然,四年后就发生了日俄战争。
在赔款的问题上,最能看出各国家的贪婪程度。这点美国做得最好。
赔款是真金白银,各国分歧最严重。美国主张,赔款数额不要超过中国的实际承受能力。据《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选编—从鸦片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书记载,时任美国总统的麦金莱说,“所有的强国一致同意,强调放弃通过肢解这个帝国的任何扩张企图。我倾向于认为,合理的赔偿部分可以通过已经增加的保证外国的权利和豁免权的安全来实现。最为重要的是,通过中国向全世界开放平等通商来实现。”
法国支持美国,认为赔款总额如超过中国实际承受能力,应该减轻。英国的意见也差不多,英国对华贸易比例最大,英国担心,赔款过多会拖累中国经济。英国外交大臣兰士敦称:“无论如何,赔偿应限于所遭受的实际损失,对间接损失不应提出要求。”
日本提出,战争赔款应以实际支出的金钱和物资作为根据。其中俄国、德国最为贪婪。俄国认为,自己损失最重,应该获得最多的赔款。德国也认为,自己损失也很惨重,赔款理应占最大头。德国还建议,要大幅提高中国海关关税,最好将进口税从3%提高到10%。英国反对德国提出的加税计划。
在八国联军撤军时,美国也是第一个撤出的。到了1901年,中国北方形势总体趋于稳定。各国提出撤兵,5月5日,美国率先从北京撤兵。6月3日,德军统帅瓦德西离开北京。其他国家也开始陆续撤兵。到了7月,李鸿章上奏清廷,英国、德国、日本三个国家已经撤走过半。法军在保定的驻军仍没有撤。
八国联军,八个强盗。如果综合对华态度、在华利益、作战、攻城、抢劫、杀人、赔偿、撤军等多个角度来看,英国在华利益最大,德国杀人最多,俄国获得赔偿最多,日本出兵最多。相比之下,美国对中国犯下的罪行最少。后来,第一个提出退还庚子赔款的也是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