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明星

一只口琴奏出的鲍勃·迪伦的诗意

作者: 来源:QQ 2019-04-09 10:37:32

半个世纪的唱作生涯,鲍勃·迪伦(BobDylan)唱遍人间滋味与社会民情。从落魄流浪汉到入狱份子,从社会运动到流行化现象,迪伦背着他的吉他,吹着口琴,走遍了整个美国历史,也走遍了人所能经历的风雨。这款灵感源自迪伦的口琴,...

半个世纪的唱作生涯,鲍勃·迪伦(Bob Dylan)唱遍人间滋味与社会民情。从落魄流浪汉到入狱份子,从社会运动到流行化现象,迪伦背着他的吉他,吹着口琴,走遍了整个美国历史,也走遍了人所能经历的风雨。 这款灵感源自迪伦的口琴,正面标注了他的诗集选年,而背面则刻写了迪伦的经典代表作《Blowin' in the wind》。听歌读诗之余,也可以借此吹上一曲,演奏仅属自己的诗意心情。(文末附购买链接)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嬉皮士运动中,鲍勃·迪伦高唱的“Like a Rolling Stone”也和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自传小说《在路上》(On The Road)的书名一样,成为那个时代嬉皮士们的精神语录和生活指南。

他与“猫王”普雷斯利(Elvis Aaron Presley)、“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并称为西方流行音乐的三巨头,对美国乃至世界文化都影响深远。

专辑《The-Freewheelin'-Bob-Dylan》

的确如此,在半个世纪的唱作涯中,迪伦唱遍人间滋味与社会民情。从落魄流浪汉到入狱份子,从社会运动到流行化现象,迪伦背着吉他、吹着口琴,走遍了整个美国历史,也走遍了人所能经历的风雨。

鲍勃·迪伦和琼贝兹

他的歌声阅尽世事的失望与悲哀,历经劫难,精疲力竭,但在那黑暗的声音中,又保有一丝温存,沉入内里,迪伦的歌声仍然火热。

1963年演出

并不广为人知的是,迪伦还是一位口琴家,平时弹唱民谣的时候喜爱把口琴架在脖子上,像一些经典的歌曲诸如 《Blowin' in the wind》、《Forever young》都有口琴的伴奏。他对口琴的推广也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很多人就是受到了他的影响才开始吹口琴。

这款灵感源自迪伦的口琴,正面标注了他的诗集选年,而背面刻写的就是这曲经典的代表作《Blowin' in the wind》。

歌词的掷地有声不仅超越了时代和光年,经年间被各国歌手的重新诠释和翻唱,迪伦也因此曲的歌词获得了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一只白鸽要飞越多少片海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才能安歇在沙滩上?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炮弹要飞多少次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才能将其永远禁止?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

朋友,答案在风中飘荡。

黑色包裹的琴身带着神秘,两端的金色“按钮”,刺破忧郁的黑色,中间是银色的字体。三种颜色浑然一体,静默中透着反抗的力量,就像《Blowin’in the wind》中迪伦用口琴吹出的反战思想。听歌读诗之余,也可以借此吹上一曲,演奏仅属自己的诗意心情。

上一篇 下一篇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