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敏上师:善护众生心,慈悲解彼惑
菩萨戒集颂讲记|智敏上师讲授知他有情忿所缠勿作赞叹勿谏诲愍他愚昧善酬答或不求请亦往教第二条,“知他有情忿所缠,勿作赞叹勿谏诲”,知道对方,这个有情心里是非常之愤怒,心里恨得不得了,海公上师就说心里很恼火的时候,那就...
菩萨戒集颂讲记|智敏上师讲授
知他有情忿所缠
勿作赞叹勿谏诲
愍他愚昧善酬答
或不求请亦往教
第二条,“知他有情忿所缠,勿作赞叹勿谏诲”,知道对方,这个有情心里是非常之愤怒,心里恨得不得了,海公上师就说心里很恼火的时候,那就怎么样?赞叹都不要赞叹他,何况去骂他、谏他?这是维护众生的心。他正在心里缠了一个愤怒的时候,很难解开的时候,赞叹他尚且起不好的效果,你去谏诲他,那个就是诃责他,那更产生不好的效果,那个时候,不要做,赞叹都不要赞叹,何况谏诲、何况诃斥。
这个就是说菩萨要懂心理学了。我们说世间上学过心理学的人,待人处世很圆融,菩萨也要学这个。他正在发脾气的时候,什么话都不要跟他说,赞叹他都不要说,更不要说骂他了。这个我们学了之后,要善巧,这些都是度众生的善巧方便。如果你那个时候多说话,他可能跟你大骂一顿。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教化人的时候,那些精神病人,不要跟他乱说。精神病人你跟他都不要一起走,为什么?他跟你一起走了,他发起性子来打你了,他一个疯子,讲道理又讲不通的。人家马路上看到你一个比丘跟人打架,这个形象很不好看,给人家种一个不好的种子。所以说,比丘,出家人穿袈裟的,路上看到精神病人在前面走,赶快不要跟他一路走,跑得远一点。一起走都不要去走,何况跟他说话,跟他怎么。
第三条,“愍他愚昧善酬答,或不求请亦往教”。这是悲心了,他是不懂道理、愚昧。那么他来问你什么,讲经都要请求的,他来求你,当然你要跟他讲了,好好地讲。即使他不来求你,你知道他心里边有什么不懂的,你还要自己主动去教他,使他心里高兴。无问自说就是没有人问,佛自己说法,悲心了。我们自己也要这么学了。当然讲的方式要使他心里高兴了,他才能接受了。
千万不要人家来好言问你一个问题,是法上的问题,“啊,没空没空没空,你去问人家好了,不要来打岔,我要入定”。你入定倒是好事情,自利嘛。但是,你还要利利他。当然我们说真正去要请教人家,也不要晓得人家这个时候修定的,砰、砰、砰敲门了,“哎,我有什么问题来问你了!”这么你打闲岔。这个也不好。两方面都要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