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网贷有风险,不合规的平台都不配谈“风险”!
3月,网贷行业又迎来一场巨震,团贷网两名实控人向警方自首,一个百亿平台瞬间倒下,报案的投资者超过15万人。该事件强化了一个印象,即“网贷有风险,出借需谨慎”。然而,我们常说的“网贷有风险”里的这个风险,真的是团贷网这种...
3月,网贷行业又迎来一场巨震,团贷网两名实控人向警方自首,一个百亿平台瞬间倒下,报案的投资者超过15万人。该事件强化了一个印象,即“网贷有风险,出借需谨慎”。
然而,我们常说的“网贷有风险”里的这个风险,真的是团贷网这种暴雷的“风险”吗?
并不是!团贷网这种已经不是风险的范畴了,而是一颗定时炸弹,引爆只是时间问题……
团贷网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从已披露的情况看,很可能涉及自融和假标,编造虚假项目,并承诺高额回报,这完全背离了网贷“信息中介”的定位,属于违规经营,违规是任何行业都不被允许的,因此,也超越了正常的风险控制范畴。
那么,对于一个合法依规经营的平台,出借人要防的正常风险有什么呢?
网贷平台作为信息中介,在借款人与投资人之间起着信息搜集、信息撮合、资信评估等作用。对于出借人而言,其正常的风险来源,主要来自借款人信贷风险以及平台运营的正常风险,比如,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财务风险等。
在网贷交易中,就出借人而言,借款人违约现象客观存在,影响到本金安全和收益时,这是风险;合规的平台经营不善,坏账率高启,自有资金无法覆盖损失,平台被迫清盘或者倒闭时,这是风险;甚至平台引入的第三方增信服务,比如保险机构或者担保机构无力兑现相应承诺,增信措施失效,这也是风险。即便是合规平台,也不能认定其预期收益完全无风险。
别说投资网贷有风险,投资股市甚至去银行存款也都是有风险的。比如,根据中国《商业银行法》,国家允许商业银行破产,作为救济措施的存款保险制度,储户的补偿上限只有50万,只是尚未发生过,概率较低,一般人感知较弱而已。这些风险都是正常投资可预知的,是常情能理解的,即便出现,一般不需要司法机关直接出手。
然而,非法运营的平台,其假标、自融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是被明确禁止的,投资这种平台,等于出借人去的就是地雷阵,必然暴雷,差别只在早晚,所以这和“网贷有风险”不是一个概念。
打个比方,大家买茅台,从官方渠道囤了批酒,不能保证未来一定挣钱,至少酒是真的,这是风险;但是,偏偏绕过官方渠道,从来路不明的渠道去买所谓低价茅台酒,如果这不是天真,就是纯属投机了。
因此,对于出借人而言,要讨论“网贷有风险”的前提,首先选择的是真正合规的平台。就目前来看,一个平台合规经营、且能降低出借人风险的,至少要符合5个特征:
1
"三证齐全",就是ICP经营许可证、等保三级认证以及银行存管+白名单,这是行业准入的基本资质,如果这都没办法做到,合规就无从谈起。此外,备案将近,其在拥抱监管上应该是积极主动的,时时响应跟进的。
2
标的真实有效,信息披露透明,资金和标的能达到一一对应,这是观察是否存在假标的一个切口。合规平台这方面都能公开查看,以爱钱进为例,其投资标的大家可以在爱钱进APP内—【我的】—【出借记录】—【出借详情】—【出借项目】中进行查看。投资前先学会核实标的的真实性。
3
资本雄厚,投资规模、用户量需达到一定量级,这关系到平台抗风险能力。目前,全行业注册及实缴资本金达到5亿元及以上,也不过10家左右。再次强调,这要以合规为前提。
4
投入风控,有降低借款人风险的能力。比如,一些平台采用了资产端“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在线下配置了大量人员去审核借款人资质,寻找信用好的借款人,以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贷款质量,同时投资大数据风控,用技术手段去识别客户身份,这对保障长期资产安全是有帮助的。
5
运营稳妥,回报合理,产品设计能避免流动性风险。以爱钱进产品“爱盈宝”为例,锁定期后自动债转,如果想再出借,需要再次选择锁定期。这样就尽可能地避免了暴雷潮时期到期用户同时转让的影响,大大缩短了债转时间。据了解,爱盈宝平均5小时左右退出到账。
在经济学上,真正的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然而,对于非法经营的平台,根本就不存在不确定性——平台必然会倒台,本金必然受到损失。所以,大家如果选择投资平台的话,合规是第一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