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绩效考核的现状,老师的“枷锁”,压着老师喘不过气
教师绩效考核的现状,老师的“枷锁”,压着老师喘不过气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主要的压力来自于升学率、优秀率、甚至是本科率。但是绩效考核对于高校的教师来说有更大的存在价值。教师的绩效评价应当体现教育本位,考核不是无...
教师绩效考核的现状,老师的“枷锁”,压着老师喘不过气
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主要的压力来自于升学率、优秀率、甚至是本科率。但是绩效考核对于高校的教师来说有更大的存在价值。教师的绩效评价应当体现教育本位,考核不是无病呻吟而应该是保障教师工资的一种手段。更应该是一个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方式也是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师资力量更能体现出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
当今对于高校教师的考核很多时候科研课题都起到了重要的角色。在科研项目论文数目的压力下很多心态从容的老师也被压的喘不过气来。为了达到目的以次充好滥竽充数的论文和课题应运而生。
很多教师反映几年一次的考核让他们应接不暇,甚至为了能过关买论文剽窃课题的也是比比皆是。而一些高校又以科研为主要的绩效考核内容使很多教师疲于应付而忽略了对一线教育的关心。这是否和教书育人、教育本位有所偏差?
事实上没有人对绩效考核存在疑问,绩效评价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手段。但是科研是否就能代表一个教师的真是能力?科研评价的标准又是什么?是期刊的发表还是还是论文的价值性?目前教师对于绩效考核存在的怨言并不是考核本身,而是对于考核的内容是否真的能体现一个教师的价值?美国学者在构建评价体制的时候更注重的是教师的人际沟通学生的上课感受甚至将学生的情感与家长沟通纳入到考核的内容上来。这正是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教育本位的特点。
一般来说绩效考核的意义应该是一下几个方面:第一确定收入的分配;第二区分出能从事中长期有价值成果的研究人员,提升教师的科研和教学质量;第三让教师能够周期性的主动了解自己所教的学科并能够主动的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有效的构建符合教育思想的绩效考核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要全方位的体现出自然情况、部门评价、教学实际情况、科研成果甚至将学生的意见纳入到考核当中全方位的对教师做出评价而不是单用科研一刀切。正如教育大会所强调的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用人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要摘掉唯分数、唯论文的评价帽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