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进小区与防控不矛盾 连日来
流程编辑:tf019事实上,早在3月中旬,北京市就出台了有序放开快递、外卖等方面人员进小区的相关政策。但各小区具体情况不同,对政策的把控也有区别,快递进小区的呼声,始终难以得到社区管理者的呼应。根本原因在于,怕快递...
流程编辑:tf019
事实上,早在3月中旬,北京市就出台了有序放开快递、外卖等方面人员进小区的相关政策。但各小区具体情况不同,对政策的把控也有区别,快递进小区的呼声,始终难以得到社区管理者的呼应。根本原因在于,怕快递进小区影响防控大局,怕担不起病毒扩散的责任。近日,随着北京防控常态化,快递、外卖等服务领域的风险基本可以排除,快递进小区终于走出第一步,部分小区允许快递小哥进入。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进了小区的快递小哥又遇到新的烦恼。据本报报道,在某些社区,快递小哥虽然进了小区大门,但不得不在小区的规定区域继续留守等待居民来取件,比如从小区门口的绿化带,换到小区内的篮球场,等于是“换地方摆摊儿”。公共区域被占、人流聚集依旧,居民们依旧不方便,小哥们想提高投送效率的愿望依旧实现不了。快递如此进小区,基本流于形式。
快递进小区,不能只让迈进半步。完善常态化防控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区防控机制,是长期的任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满足群众需求,则是当下的职责,也是适应常态化防控的任务之一。两者并不矛盾,更应相辅相成。在符合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快递、家政、安装维修、房屋中介等服务人员进入社区,应该不打折扣地尽快实现。
当下,本土疫情传播已经基本阻断,北京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同时快递、家政等企业,对员工的防护、检测等管理方式也日益科学严格。在此基础上,快递配送到户、生活服务人员走进家门,满足居民生活需求,让更多人在享受便利生活服务的前提下安心地复工复产,是社区工作应该承担的任务。社区工作人员在防控意识不放松、防控标准不降低的前提下,要把发放出入证当作实事办,真正落实政府部门的要求,加强科学、高效、人性化管理,不是勉强开门,而是坦然开门;不仅让快递小哥进小区,而且允许上门送取。
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好转和各行各业复工复产步伐的加快,市民对于快递、外卖等服务行业人员进小区的问题非常关注。连日来,虽然舆论反复呼吁,但快递进小区遭遇梗阻,进展缓慢。在4月16日下午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相关部门再次明确,有序放开快递、外卖、鲜奶配送等人员进小区,社区要为符合条件的人员办理小区出入证。这意味着,为居民生活服务“开门禁”,有了更为具体的规定。
近日,按照委党组统一部署,经人事司牵头组织,机关纪委参加委疫情防控工作检查组,配合做好到部分单位的“四不两直”检查工作。通过检查,要求各被检查单位对疫情防控工作务必保持高度重视,加强本单位人防、物防、技防管理,严 ...
2013年,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技术积极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开展技术合作,提供优质海洋环境公共服务产品。为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了“自主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技 ...
青海省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以有效降低疫情对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影响为目标,提前谋划部署,用好用活政策 ...
本报评论员 抗击病毒,全民参战。当一线医护人员在医院救死扶伤的时候,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的400万名社区工作者坚守在社区防控阵地上,英勇阻击疫情。巡查检测,他们不畏严寒、顶风冒雪;服务居民,他们不辞劳苦、披星戴月。他 ...
本报记者冯佳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每当听到这首歌,总会想,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我们还有谁可以依靠? 这个问题,在江苏省常州市有了新的答案。手摇护理床、防褥疮床垫、助行器、淋浴凳等14类97种康复辅具,在家门口的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