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退役军人为师
文∣赵文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维护得怎么样、工作和生活保障得好不好、对退役军人工作满不满意,广大退役军人最知情,最有发言权。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拜退役...
文∣赵文剑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维护得怎么样、工作和生活保障得好不好、对退役军人工作满不满意,广大退役军人最知情,最有发言权。
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拜退役军人为师,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赓续传承,我们应注重用好退役军人这把“标尺”来检验工作成效,彻底打掉官气、官威、官僚工作作风。应保持“小学生”“勤务员”的务实姿态,请他们对退役军人工作阅卷打分、建言献策,将服务真正做到他们的心坎上。
拜师不能空对空,如果只是嘴上说得天花乱坠,实际工作却止步不前,退役军人必不“买账”。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走出机关、“走出”文件和会议,到田间地头、桌前炕尾接地气、摸实情,有助于我们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找准重点、找出办法、补齐短板,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有用没用全都做”。
问题是前进道路上必然的存在,也是改进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听取汇报,要敢于听取不同的声音,敢于直面指责。当今时代,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显现,退役军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有物质上的“硬需要”,也有心理上的“软需求”。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在拜师摸底中,多向退役军人对标对表、问需问计,是对各项政策落没落到退役军人心坎上、符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有效检验。
退役军人群体情况各异、需求不一,从千头万绪的工作中理出头绪,找准方向,“老师”的指导必不可少、“为民”的意识尤为重要。要牢记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退役军人,他们的满意就是我们的最高标准。这就要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牢牢抓住“为民”这一出发点,不能高高在上当“太平官”,总怕服务对象给自己找麻烦而推诿脱责,更不能把“老师”的话当耳旁风。
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承担着历史使命,一举一动关乎党的形象。我们要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正视问题不回避、承担责任不推诿、直面矛盾不上交,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才能于乱境中找到出路、于困难中找到方法、于可能中办成事情,把初心使命实践在退役军人工作的方方面面。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答好退役军人给我们出的“考卷”,就要时刻把他们的利益举过头顶,始终把他们的幸福放在心上,永不自满、永不松懈,永远保持拜师学艺的自觉、担当、诚恳、勇气和姿态,就一定能不断开创退役军人工作新局面。
(作者为天津市河西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委书记、局长,计划分配转业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