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支农资金今年起“放管结合”
近日,农业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出通知明确,从2017年开始,中央财政安排的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的管理方式,按照“放管结合、效益为先”的原则,在推进项目资金整合的同...
近日,农业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出通知明确,从2017年开始,中央财政安排的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的管理方式,按照“放管结合、效益为先”的原则,在推进项目资金整合的同时,下放资金使用管理权限,切实提高省级部门统筹使用资金的能力和空间,确保中央宏观调控与地方自主统筹平衡兼顾,切实提高政策的精准*和实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通知,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主要支持开展耕地地力保护、农机购置补贴、农业结构调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绿*高效技术推广服务等方面工作。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耕地质量提升、渔业资源保护、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方面的支出。
为扎实推动项目管理方式改革,财政部会同农业部采取因素法测算安排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按农业生产发展、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等大专项整体切块下达到省,并结合项目支持方向,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确定的年度农业农村经济重点工作,研究提出各省具体任务清单。省级农业、财政部门要根据农业部、财政部下达的任务清单,积极对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行业规划,细化具体工作任务,科学测算分配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具体任务、支持重点、补助标准等要与往年政策执行相衔接。各省可在大专项任务清单范围内,结合本地实际,统筹安排指导*任务资金,重点解决制约农业现代化的瓶颈问题,确保任务清单内各项任务全面保质保量完成;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补助资金,以及其他下达的约束*任务补助资金不得统筹使用。
通知提出,在项目实施中,鼓励各地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强化政策衔接配合,探索将粮改豆、粮改饲等种植结构调整政策统筹实施,将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地膜回收利用、黑土地保护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资源循环利用政策统筹实施,将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支持合作社等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政策统筹实施,在一个区域相对集中、整体推进,形成政策集聚效应,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两部门强调,今年是全面探索实施“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改革的第一年,省级农业、财政部门要承担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的主体责任。财政部、农业部将制定出台资金绩效管理办法,适时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和第三方评估,加快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柴新)
新疆专员办: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引入“第三方评价”创建财政资金监管新模式
近年来新疆专员办,按照财政部构建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提升财政资金效益及引入第三方评价的要求,积极探索财政资金绩效多维度的评价方式,逐步尝试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推动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快速、有效开 ...
截至今年4月,广东自贸区已成立两周年。两年多来,广东自贸区交出了一份漂亮的金融成绩单:深圳前海争取到40条金融目录,推进人民币离岸业务在岸结算中心等建设;广州南沙金融创新“15条”获得批准,重点发展航运金融 ...
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启动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检查启动:今年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将增长30% ...
一是明确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职责。区财政加强组织领导,指导督促乡镇财政有效开展监管工作。明确乡镇财政的具体监管范围,量化、细化监管任务和责任。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全面掌握其他部门下达到乡镇的各类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