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会理发现335座新石器至西周时期石棺葬
新华社成都4月28日电(记者童芳)记者28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该单位去年到今年在四川会理县发现335座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石棺葬,是我国西南地区首次发现数量如此巨大的石棺葬,为揭示当时的社会形态提供了珍...
新华社成都4月28日电(记者童芳)记者28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该单位去年到今年在四川会理县发现335座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石棺葬,是我国西南地区首次发现数量如此巨大的石棺葬,为揭示当时的社会形态提供了珍贵资料。
据了解,这些石棺葬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乌东德水电站建设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乌东德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河段,是我国目前第四大水电站。2017年至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该区域共发掘文物点8处,发掘面积37500平方米。发现遗迹种类有墓葬、灰坑、水沟、房址、窑址、灶等,共计851个;出土陶器、瓷器、石器、铜器、铁器、骨器、贝器等各类文物共计2136件,标本数万件。
在猴子洞遗址、大劈山墓地、河头地遗址、河东田遗址发现的335座石棺葬最为突出。其中猴子洞遗址共发现石棺葬121座、史前房址19座,出土器物1065件,石棺葬类型多样,出土遗物丰富且颇具本地特色,还同时发现了与墓葬同时期的居住区。大劈山墓地发现了192座石棺葬,墓地规模大,墓葬分布集中,形制多样,随葬品丰富,墓葬排列有序,应该为一处部落或家族的墓地。
乌东德水电站考古发掘项目领队刘化石认为,此次大规模石棺葬墓地的发掘,为研究石棺葬墓地规划、墓主身份级别及该部落或家族的社会文化内涵都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据介绍,目前在乌东德水电站区域的考古发掘工作刚刚开始,估计下一步将会发现数量更大的石棺葬。
新华社广州4月28日电(记者陈寂)记者28日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近日在宋代沉船“南海Ⅰ号”上发现人类骸骨,经DNA测序为非黄种人。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崔勇告诉记者,在近期对甲板下船舱内部发掘过程中 ...
图为新发现的毫秒脉冲星PSRJ0318+0253位置和积分脉冲轮廓中科院供图新华网北京4月28日电(王莹)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天眼”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并于近日得到国际认证,这是FAST继 ...
原题:周杰伦为林书豪做饭还变魔术却被网友发现作弊小动作来源:腾讯网-六点半娱乐汇27日,林书豪在网上分享了一段和周杰伦玩耍的视频。他俩在杰伦家的大房子里,杰伦为林书豪下厨,还给林书豪秀魔术 ...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记者黎云、刘济美)军委训练管理部日前组织召开由各战区、各军兵种、武警部队和军委机关有关部门参加的专题会议,对近两年来军事训练监察发现的问题集中把脉问诊,部署推进整改。这是新体制下我军借助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