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面机器人首次投入极地探路应用
新华社沈阳2月12日电(记者王莹)在我国第34次南极科考中,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探冰机器人,日前成功执行了“南极埃默里冰架地形勘测”项目地面勘查现场试验任务,这是我国地面机器人首次投入极地考察冰盖...
新华社沈阳2月12日电(记者王莹)在我国第34次南极科考中,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探冰机器人,日前成功执行了“南极埃默里冰架地形勘测”项目地面勘查现场试验任务,这是我国地面机器人首次投入极地考察冰盖探路应用。
现场执行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眭晋介绍,“南极埃默里冰架地形勘测”项目现场经过机器人组装、调试、测试、执行探路任务等过程,遭遇了低温、白化天、大风、降雪、大雾等恶劣天气,通过了复杂冰雪路面行走的检验,历时25天,机器人行走总里程200多公里,任务测线长约140公里。现场测试与应用验证了探冰机器人系统设计的有效**。
据探冰机器人系统研制负责人卜春光副研究员介绍,探冰机器人长2米、宽2米、高1.5米,针对南极天气条件和环境特点进行专门设计。采用全地形底盘悬挂,具有轮式和履带两种驱动形式,控制速度可达20公里/小时。采用燃油提供能源和动力,续航能力大于30公里。探冰雷达任务载荷,可对冰盖表面以下深100米冰盖结构进行探测。
据介绍,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从“十一五”开始,与我国极地科考实施牵头单位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合作,开展南极科考机器人关键技术与系统应用研究,目前研制出地面科考机器人5个,参加现场考察的地面机器人4个,实现应用的地面机器人2个。
本项试验的成功,结合航空雷达和遥感照相等宏观冰裂隙探测方法,为在未知冰盖区域建立安全运输路线提供了成功安全有效的技术保障和手段,专家预计探冰机器人将在未来建立中山站至埃默里冰架冰上安全运输路线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国内机器人行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机器人出现在我们面前,近日浙江大学熊蓉教授领导的机器人团队日前发布了一段四足机器人视频,名为“绝影”,吸引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现在浙大发四足机器人,那么这款机器人有什么功 ...
今年春节自驾外出旅游好消息!国内成品油7个月来首次下调了,加满一箱油可少花6.5元,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分别降低170元和160元。本轮国内92#汽油、0#柴油降分别下调0.13元及0.14元。 油价最新消息 据 ...
从“户户包田”到“人人分红”——“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首次分红记
新华社合肥2月10日电题:从“户户包田”到“人人分红”——“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首次分红记新华社记者姜刚、水金辰“每人350元,我们家六口人领了2100元。”大包干带头人严立华高兴地说,他家是2016年12月拿到股权证的,当时很多人都 ...
“前方发现疑似‘海盗小艇’目标,编队一级反海盗部署!”7日上午,几内亚湾某海域天空阴沉,一阵警报声突然响起。中国海军第二十七批护航编队官兵闻令而动,主、副炮调整角度瞄准目标;各火力组迅速冲向战位,开保险、拉枪机、据 ...
【南航大连最年轻机长首次‘单飞’带组】2018年春运,对于南航大连分公司机长王铁楠来说,将是他工作生涯中最为难忘的时光。作为一名90后,他第一次以“机长”身份独立带组飞行,他也成为南航大连分公司最年轻的机长。 2月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