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拟立法: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或负刑责
根据国务院法制办6日公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送审稿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威胁、侮辱、攻击、...
根据国务院法制办6日公布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送审稿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网络以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威胁、侮辱、攻击、伤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学校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发现未成年人遭受网络欺凌侵害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救助,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或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接到举报的单位应及时受理。
根据送审稿,违反本条例规定,通过虐待、胁迫等非法手段从事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活动,或者对未成年人实施网络欺凌,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网民(19岁以下)目前约占全体网民的23%,达1.6亿。有90.1%的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未成年人逐渐成为网民主力军,深受网络影响。
此外,送审稿还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网上个人信息的保护,规定收集、使用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须经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同意;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有权要求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删除、屏蔽网络空间的未成年人个人信息。
送审稿明确,通过网络收集、使用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未在醒目位置标注警示标识并征得未成年人或其监护人同意的,或拒绝删除、屏蔽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由网信、工信等部门依据职责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或拒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并可责令暂停或停止相关服务。
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可以在2017年2月6日前,通过登陆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网址:http://www.chinalaw.gov.cn)的“法规规章草案意见征集系统”,对送审稿提出意见。
12月28日上午,海淀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海淀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典型案例》。在北京尚秀云涉诉少年救助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海淀法院出版了“2016年海淀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典型案例”画册,未审庭的法官们通过孩子 ...
针对17日网络上传播的福建福鼎“少女遭多人围殴”事件,福鼎市公安局19日在其官方微信号通报称,涉案的3名女子均系未成年,案发后先后在家人陪同下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记者在这段时长2分43秒的视频中注意到,一名长 ...
扇耳光、用水淋、强迫脱衣和下跪…这些残忍的施暴行为出自一群未成年少女之手。近日,浙江温州鹿城法院宣判了一起未成年人霸凌案件,被告人是7名女孩,其中5个是高中生、未成年,另两人作案时刚满18岁。7人被判处9个 ...
扇耳光、用水淋、强迫脱衣和下跪…这些残忍的施暴行为出自一群未成年少女之手。近日,浙江温州鹿城法院宣判了一起未成年人霸凌案件,被告人是7名女孩,其中5个是高中生、未成年,另两人作案时刚满18岁。7人被判处9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