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玉米缘何难以产业化? [哈哈镜]
2016年9月27日讯,尽管坊间对于转基因的争议从未停止,但作为与“大飞机”同等重量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转基因产业化的进程仍在行进中。发生霉变的非转基因玉米而转基因能否有新产品在“十三五”期间落地,已成为业界...
2016年9月27日讯,尽管坊间对于转基因的争议从未停止,但作为与“大飞机”同等重量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转基因产业化的进程仍在行进中。
发生霉变的非转基因玉米
而转基因能否有新产品在“十三五”期间落地,已成为业界与坊间颇为关注的焦点。
只不过,推进转基因技术发展,还有诸多问题悬而未决政策缺陷、产业发展、公众认知——远不止“安全*”争论这么简单。
9月6日,国家转基因玉米、大豆中试与产业化基地(公主岭)的试验田中,一株株玉米已近成熟,挺立的茎秆与宽厚的绿叶,簇成一片片“青纱帐”。
走进帐里,田地被人行的道路分割成块状的方阵,每一个方阵,都有着不同的标牌这里的玉米,是由各研发机构委托种植的转基因玉米实验品种,及其相应品类的非转基因“对照组”,所有玉米正等待着被收割、被“拣阅”。
某种意义上说,能够进入这片田地的转基因玉米,都是“成功者”。因为在进入大田种植实验前,它们已经过了层层筛选,从遗传转化、品种选育开始,至少已经过了七八年的实验过程。
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郝东云眼中,转基因玉米有着极为鲜见的优势玉米田中,非转基因玉米的叶片与果实上,能够看到清晰的虫眼乃至活虫,虫蚀严重的位置,玉米杆甚至已被咬折;而就在相隔不足5米的抗虫转基因玉米上,几乎看不到明显的虫咬痕迹。
造成这一差异的,正是转基因技术所致:东北作为中国玉米主产区,最易受到的虫害为玉米螟。通过转基因技术,人们可以生产出专“克”玉米螟的玉米,在不改变玉米其他*状的同时,减少病虫害对于玉米生产的影响。郝东云表示,转基因抗虫玉米可间接增加玉米产量8-16%,并大幅减少农药的使用。
这一效用,已在转基因棉花的推广中得到证实。据统计,截至2015年,转基因棉花累计推广4亿亩,占国内市场份额95%,减少农药用量40万吨,经济效益450亿元。
然而这不意味着,田地中的转基因玉米能够成功通过所有检验,走向市场。按照我国现行转基因作物的管理办法,转基因作物在商业化种植前,不仅需要获得安全证书,还需要获得品种审定证书、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
实际上,自转基因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以来,国内尚无新研发的转基因作物进入国内市场,这显然与“提高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和产业化整体水平”的专项目标不符。
9月24日晚,“大衣哥”朱之文在微博中晒出一组在自家农田里喜迎收获的照片,并配文“大丰收”。“大衣哥”朱之文与老婆迎丰收照片里,“大衣哥”家的玉米挂满了屋子,而他与妻子在玉米垛前并肩而立,笑容十分幸福知足 ...
陕西省澄城县书堡村村民井先生自家刚成熟的7亩玉米还没顾上收,没想到一夜间,竟被人偷偷收走。9月18日一早,他和妻子到自家的苹果园忙农活时,意外发现玉米都被人偷偷收走了,套种的苹果树苗也有数十棵被机械损坏。 ...
虽然这些玉米已经成熟,但最近是花椒成熟季节,我和妻子忙着摘花椒等事情,本来想等玉米在地里再晾得干一些再收回来。井先生说,9月18日一早,他和妻子到自家的苹果园忙农活时,却意外发现两片地的玉米都被人偷偷收走 ...
导读:澄城县冯原镇书堡村东梁家山组与延安黄龙交界。9月20日,该村村民井先生介绍,他和妻子主要靠种地收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地里除了种有花椒、苹果等经济作物外,还种植了玉米等粮食作物。在村子北边的黄龙山脚 ...
导读:澄城县冯原镇书堡村东梁家山组与延安黄龙交界。9月20日,该村村民井先生介绍,他和妻子主要靠种地收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地里除了种有花椒、苹果等经济作物外,还种植了玉米等粮食作物。在村子北边的黄龙山脚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