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奖即将揭晓 趣味数字报你知
2016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今天揭晓,最快台北时间下午5时45分宣布。诺贝尔物理奖去年由日本学者(木尾)田隆章和加拿大学者麦唐纳获奖,原因是他们发现了微中子振荡效应,显示微中子也有质量。医学奖得主昨天公布后,今天...
2016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今天揭晓,最快台北时间下午5时45分宣布。
诺贝尔物理奖去年由日本学者(木尾)田隆章和加拿大学者麦唐纳获奖,原因是他们发现了微中子振荡效应,显示微中子也有质量。
医学奖得主昨天公布后,今天和5日将陆续公布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得主,7日公布和平奖赢家,经济学奖得主将于10日揭晓,文学奖的宣布时间将比往年晚一些,延至10月13日才公布。
以下为中央社所整理有关诺贝尔物理奖你也想知的一些数字:
1.根据诺贝尔奖官网,从1901年至2015年,诺贝尔物理奖已颁发106次。
2.其中,仅一位得主获奖有47次。
3.此前历届物理奖得主,仅有2位是女*。
4.最年轻物理奖得主是1915年布莱格,当时他才25岁,与父亲一起获奖。
5.最年长得主是戴维斯,以高龄88岁于2002年获奖。
6.只有巴丁1人获得过2次物理奖。
7.诺贝尔物理奖平均获奖年龄是55岁。1051004
有些科学家作研究喜欢追时髦,赶热门,日本学者大隅良典不爱这一套,但靠着早年有关细胞“自噬”作用的杰出研究成果,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肯定,他殷盼年轻一辈加入行列。大隅良典钻研受损的细胞如何再利用自身成分 ...
今年诺贝尔医学奖,由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家大隅良典夺得,表扬他对细胞自噬研究的贡献;诺贝尔委员会赞扬大隅良典发现细胞自噬机制,为人类了解细胞分解及再生等生理学进程,例如如何适应饥饿或身体对感染作出的反应 ...
71岁的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大隅良典赢得今年诺贝尔医学奖,主因是对细胞“自噬”机制的开创*实验与研究,这种功能若出问题可能导致巴金森氏症、糖尿病和癌症等疾病。美联社简介他的得奖原因与所作研究的重要*:● ...
日本学者大隅良典今天喜获诺贝尔医学奖,主因对细胞“自噬”机制的开创*研究,他表示能获此肯定至感荣幸,因为这对科学家而言是至高无上的荣誉。71岁的大隅良典1974年在东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目前担任东京工业大学 ...
诺贝尔委员会今晚公布今年生物医学奖得主,由“细胞自噬”现象的主要发现人之一、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大隅良典获得。台北荣总肿瘤医学部药物治疗科科主任杨慕华强调这发现很重要、很伟大,包括神经退化疾病、癌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