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乡村山水清 家家户户好光景
4月,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三山沟村春意盎然,已有不少游客戴着口罩前来踏青。当地鲜嫩的沂蒙香椿芽每斤卖到了15元,村民孙洪才高兴地说:“自从村里通上硬化路,来了车,也来了客,我们的三山沟脱贫致富成了‘金山沟’。”三山沟...
4月,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三山沟村春意盎然,已有不少游客戴着口罩前来踏青。当地鲜嫩的沂蒙香椿芽每斤卖到了15元,村民孙洪才高兴地说:“自从村里通上硬化路,来了车,也来了客,我们的三山沟脱贫致富成了‘金山沟’。”
三山沟村位于沂南县西北部,三面环山,村里300多户人家,家家种植香椿、大姜、樱桃。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村里的土特产运不出去,许多旅游景点“藏在深山人未识”,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如今,村里的香椿芽等农副产品依托便利的交通走出大山,摆进了大城市的超市,小小山村汇聚各地游客,村民们在家门口赚钱,日子越来越红火。
樱桃生姜走出大山
“前些年,我们都是挎着竹蓝把自家种的大姜、樱桃拿到临近的集市叫卖,基本赚不到钱。”孙洪才介绍,每到收获的时节,大家就发愁。“乘车难,行路难,买卖难。能有条像样的路是我们村几代人的梦想。”孙洪才说。
三山沟村村民生活的改变是从修建通村公路的那一天开始的。临沂市依托交通扶贫政策,积极推进偏远山区农村公路建设,目前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72万公里,三山沟村便是受益村之一。
2012年,随着20公里的沂蒙生态大道和纵贯临沂南北的泉重公路开通,三山沟村通了客运班车,村里盛产的樱桃、大姜等农副产品依托便利的交通源源不断走出大山。“路通之后,客商直接把车开进田间地头,我们省时省力,卖出的价格也高了,每户年均增收2000多元。”村民薛振林告诉记者,几年前他在外地务工,看到村里交通条件好了,便回来建起了沂蒙生姜加工车间,发展生姜产业,带动村民就业。目前,薛振林的生姜加工车间有40余名员工,车间年收入40万余元。
脱贫攻坚,交通先行。2019年,临沂市农村公路完成投资58.4亿元,完成提档升级工程1852公里、自然村通达工程668公里、大中修工程2295公里,改造危桥210座,建设客运站点1703个,完成352个建制村通户道路硬化,“四好农村路”建设从解决“最后一公里”向“最后一米路”深入推进。
农家院里“打卡”热
山清水秀三山沟,农家乐里好光景。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三山沟村村民因地制宜,做起特色农家乐生意。村民们就地取材,建起了石崇崮大院;将废弃的姜窖改造成山洞餐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游客可在农家乐里采摘樱桃,收获季很少见到手挎竹蓝叫卖樱桃的山里人了。
如今,三山沟村沿线已建成马泉、竹泉、红石寨、沂蒙影视基地4处4A级景区;建有农家乐10余家,约有200名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脱贫。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沂南县注重与山区旅游资源开发结合、与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近年来,沂南县累计建设农村公路2600公里,修建了通孟良崮、战工会等革命纪念地和旅游景点道路150余公里,全县20余处旅游景点通了路、通了车。“红色旅游专线”串联起一大批旅游景点,让沿线百姓着实体会到了便利交通带来的美好生活。
临沂市作为山东省脱贫攻坚两个重点市之一,贫困发生率2015年年底为4.85%,2019年年底基本“归零”。今年,经山东省扶贫办推荐,临沂市成为全省唯一入列全国扶贫经验交流示范基地首批挂牌考察名单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