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

“最后一棒,我来接!”

作者: 来源:政府 2020-05-11 09:03:21

中国气象报记者韩嘉乐通讯员陈伟斌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自治区气象局定点帮扶的四个村中,渠坤村仍未脱贫。然而,在这决战决胜冲刺之际,渠坤村却遭遇了“新情况”——派驻的扶贫...

中国气象报记者 韩嘉乐 通讯员 陈伟斌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上思县,自治区气象局定点帮扶的四个村中,渠坤村仍未脱贫。然而,在这决战决胜冲刺之际,渠坤村却遭遇了“新情况”——派驻的扶贫工作队有两名队员因故离开了工作岗位。

“最后一棒,我来接!”来自自治区气象台的职工樊盛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请战,向自治区气象局提交申请书。

经考量,自治区气象局党组同意樊盛承担起新任扶贫第一书记的工作,并组建、带领新的工作队开展工作。

打好“粗”“细”组合拳

渠坤村是大村,11个屯,213户建档立卡户934名贫困人口……尽管已经取得一定成果,但脱贫任务仍很艰巨。

樊盛带领队员,从“粗”和“细”两个方面入手。首先以前期工作为基础,从宏观层面梳理了整村扶贫工作的枝干脉络,把握最新村情民情,知晓难点和阻力;同时,通过更新、制作“渠坤村2020年脱贫攻坚作战图”,完成村级扶贫主干工作的细部刻画,呈现了渠坤村扶贫工作全貌。

贫困户的政策性款项有没有收到?各项帮扶措施有没有落实?上报的数据是否“账实相符”……渠坤村贫困户数量全县第二,屯的数量是普通村的2倍到3倍,且各屯分散,今年贫困户信息又有新的变化。为了深入了解扶贫工作情况,樊盛走村入户,实地摸清底数。为了节省时间,他中途不返回村委会,中午就在村口空旷的地方解决午餐,倚在石凳上眯会儿眼。

入村以来,扶贫工作队争分夺秒,白天入户走访,晚上整理材料。短短三周时间,他们走访了95户贫困户近500人,覆盖了重点关注的未脱贫户、监测户、边缘户、低收入户等“四类人”,掌握贫困户反馈的新老问题39个。

4月20日,刚成立不久的扶贫工作队就迎来了一场考试:防城港市委副书记廖立勇率暗访组突击检查。“前期工作扎实,工作打算系统全面”这样的评价再次为樊盛鼓了劲。

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

八角、中药两面针、牛大力是渠坤村村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晾晒受天气影响极大。过去,由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靠天吃饭”一直是村民经济收入的“痛点”。

为帮助村民除“病灶”,樊盛利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主动当起了村里的“气象专家”,在重大天气过程前,有针对性地提示村民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做好防范准备。他还帮助村民借助APP和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气象信息。

“现在我们晒八角,都习惯先看手机APP查天气!”关注天气,成了村民们每天的“必修课”。现在,村民已从过去的“靠天吃饭”转为“知天而作”,气象扶贫为增产保收增添一份力。

“假期我不回去了,村里工作忙。”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在樊盛看来是一个抓紧工作的好时机,“利用假期,可以走访一下外出打工返村人员。”

打硬仗、蹚深水。跑好最后一棒,樊盛冲锋在路上。

(来源:《中国气象报》2020年5月11日一版 责任编辑:张林)

上一篇 下一篇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