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策

多措并举保驾护航为民生咸阳生态环境部门全力助推市域经济社会复苏

作者: 来源:政府 2020-04-27 15:53:11

实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动态管理机制,采取“一厂一策”执法,督促引导企业加强污染防治管理;实施咸阳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扩建和彬州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设项目,以项目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边排查、边调处、边防范,立...

实行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动态管理机制,采取“一厂一策”执法,督促引导企业加强污染防治管理;实施咸阳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扩建和彬州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设项目,以项目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边排查、边调处、边防范,立足于源头预防,逐一跟踪化解,助力企业快速达产达效……

从建立审批绿色通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推行非现场检查等措施入手,咸阳市生态环境局着力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服务,支持各类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如今,全市社会经济正在快速复苏。

行政审批服务云平台,助力企业发展

复工复产就是民生,咸阳市生态环境局主动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在线上云平台开展行政审批服务,让环评审批工作高效运行。

针对急需的医疗卫生、物资生产、研究实验等建设项目,咸阳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在确保污染物得到有效处置的情况下,建设单位向生态环境部门出具承诺后即可开工建设,疫情结束后将指导企业报批环保手续。

充分利用网络通讯,采用“不见面”指导、网上远程服务、专家函审的方式,是咸阳市生态环境局在疫情期间做好环评审批工作的另一项重要方法。一段时间以来,咸阳市生态环境局推动环评批复文件采取网络或邮寄等方式送达,环评审批全过程实现“不接触”办理,实现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及时审批。

疫情期间,咸阳市排污许可证申领也采用了“不见面”服务的方式,全面实行网上办理排污许可证。为帮扶企业按期申报,咸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疫情防控期间排污许可“无纸化”办理、2020年排污许可证登记工作通告等,并录制了排污许可名录学习视频、一小时学会排污登记短视频等系列教程。

环境监察执法严格又暖心,提振企业复产信心

创新方式方法,对企业在复工复产期间出现的环境违规问题包容纠错,是咸阳市生态环境局着力推动的另一个工作重点。

咸阳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制定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实施方案,查阅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电子(异常)督办、涉企环境信访投诉、环境违法问题整改情况等历史数据,科学评估企业环境违法风险,全面梳理、核实相关企业,建立详细的监督执法正面企业名单,做到有的放矢;采取“一厂一策”执法方式,督促引导企业加强污染防治管理。

针对环境违法行为轻微且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因疫情防控原因导致企业未能按期完成整改的,咸阳市生态环境局根据问题性质、情节轻重,采取包容纠错的方式,现场责令减轻及消除污染、限制排污、停止排污、酌情延长整改期限等,并审慎采取查封、扣押和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杜绝了“一刀切”。

此外,咸阳市生态环境局还在企业中大力推广环保管家、环境顾问等服务模式,开展“结对定点帮扶”“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送法入企”等活动,协助企业解决治污难题;采取“谁查处、谁帮扶”的方式,专人负责帮扶指导企业及时整改环境违法问题,实现帮扶指导更精准。

精心组织谋划项目,撬动经济复苏杠杆

今年以来,咸阳市生态环境局精心组织谋划,以项目高质量撬动经济复苏杠杆。

围绕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支持导向,咸阳市生态环境局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及调研论证等环节,提高储备项目的申报质量。其中,重点推进了流域治理、聚集区治理、园区治理等区域性综合治理项目,并针对各县市区环境问题治理需求,进行差异化支持。同时,咸阳市生态环境局还对项目单位在申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流程技术支持。

截至目前,全市共申报中央环保专项资金项目44个,其中大气污染治理项目12个,总投资8.77亿元,申请资金5.1亿元;水污染治理项目16个,总投资5.48亿元,申请资金3.71亿元;土壤污染治理项目6个,总投资1.45亿元,申请资金0.54亿元;农村污染治理项目10个,总投资10.56亿元,申请资金9.05亿元。项目类型涵盖工业窑炉改造、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移动源管控、水生态修复、疑似污染地块详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生态环境关键领域和问题。

此外,为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咸阳市生态环境局还对咸阳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扩建项目、彬州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设项目进行了重点推荐和支持。

中国环境报记者肖颖 通讯员刘计划

上一篇 下一篇

I 热点 /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