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靠专利诉讼就能翻身? [快讯]

作者:乐乐 来源:金投网 2018-05-21 11:05:22

尽管在专利侵权问题上酷派要和小米来个“鱼死网破”,但在“翻身”问题上酷派还真得登门拜师小米,因为今天的小米不仅有着巅峰时期酷派的市场份额,而且还是目前唯一一个销量下滑后还能够逆袭、创新高的手机厂商。在国内手...

尽管在专利侵权问题上酷派要和小米来个“鱼死网破”,但在“翻身”问题上酷派还真得登门拜师小米,因为今天的小米不仅有着巅峰时期酷派的市场份额,而且还是目前唯一一个销量下滑后还能够逆袭、创新高的手机厂商。

在国内手机销售重镇京东商城上,酷派近半年来发布的两款新机累计销量只有百十来部,难道酷派手机真的“有毒”?

5月14日,酷派发布了对小米专利诉讼的补充内容,大致有两点:法院作出相关裁定还需要一定时间、不管小米怎样应对酷派都要坚持诉讼,酷派的用意也十分明确——不来个鱼死网破不罢手。

在此之前的5月11日,酷派刚刚在香港召开完“酷派与小米专利侵权案新闻媒体沟通会”。是次新闻媒体沟通会上,酷派首席知识产权官张娜透露,针对小米侵权,目前已经有7起案件立案,其中6起案件在深圳,1起案件在江苏。

而让业内人士唏嘘不已的则是这场侵权发布会不在深圳,也不在江苏,恰巧开在了小米即将挂牌上市之地香港。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将这起专利诉讼案件视作一场秀,一场酷派小成本刷大“存在感”的公关秀。

刷存在感的猜测其实也并非空穴来风,因为整个专利诉讼公开节奏几乎同小米的香港上市之旅契合。与此同时,酷派都算不上什么“专利斗士”,即便是香港新闻媒体沟通会上露面的首席知识产权官张娜,也是酷派于今年3月份刚刚任命的职位——这条任命消息,也成为酷派官方网站2018年内仅有的两条更新新闻之一。

本报记者发现,有关酷派刷“存在感”最有力量的实锤恰恰来自于酷派自己。今年4月,酷派集团副总裁刘铭卓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将专利作为“资本”运营是酷派眼下正在积极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也恰恰与今天酷派高管财务、会计出身的现实情况“相得益彰”。

此外,在5月11日的香港新闻媒体沟通会上,首席知识产权官张娜也公开表示酷派其实早在2014年就已经向小米提出涉嫌侵犯专利权的“警告函”。而令人诧异的是,在对小米涉嫌专利侵权进行了整整4年的“警告”之后,酷派才开始诉诸法院,整整拖延了4年之久,考虑到专利诉讼较长的周期,酷派的“拖延症”确实需要重视起来。

在“拖延”的问题上更令人担忧的是酷派的财务报表。在经历了多次延期之后,2018年4月3日晚间,港交所迎来了酷派(2369.HK)2016年度的财务报告。据这份早该在一年多曝光的财报显示,酷派当年实现营业收入79.69亿港元,同比2015年下降45.7%,净利润-43.56亿港元,同比下降288.4%……

虽然这份两年前的财务数据已经难看至极,但面对这份严重滞后的财务报表时,相关审计机构仍然“无法表示意见”。而现在我们唯一可以发表点“意见”的就是酷派手机销量到底怎么样。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酷派手机在销售、供应链、库存等环节都存在不小的问题,这一点我们从酷派新近发布的两款手机在京东平台上的销量上可见一斑。酷派cool2是4月最新发布的一款中端全面屏手机,记者在京东商城搜索相关信息后发现,这款酷派首款全面屏手机累计评价数量共计10条,其中京东自营酷派cool2评价为8条。从另一款2017年10月上市的手机酷派酷玩6C来看,其在京东平台累计获得评价数为70多条,这对于上市半年多时间、售价在600多元的低端手机而言,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

酷派于1993年成立并进入寻呼领域,2002年,酷派开始转型进入手机领域。背靠运营商体系的大树,酷派自成立后业务发展迅速,2012-2014年间,酷派曾经是增速最快的中国手机厂商之一,2012年酷派销售额一度突破百亿元,2014年更是达到249亿港元,达到巅峰。

在属于“中华酷联”巅峰时期,酷派手机国内整体市场份额在10%左右,排名中国市场前三。如果按照2017年的销售量来看,10%国内市场份额是一个什么概念?根据数据分析公司GFK发布的2017年国内手机销量的数据,国内手机销量在4.91亿部,其中小米销量5094万部,占比刚好超过10%。而在今天这种10%左右的巅峰市场份额面前,酷派手机眼下的销量或许真的可以忽略不计了。

相信酷派自己也知道,仅仅依靠八字还没一撇的专利诉讼“收益”,是拿不回今天小米这么庞大的市场份额的。那么酷派还能“翻身”吗?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但是在如何翻身的问题上,酷派还真得去登门拜师小米,因为小米是目前唯一一个销量下滑后还能够逆袭、创新高的手机厂商。

来源:北京晚报 刘洋

上一篇 下一篇

I 热点 / Hot